以下為 "" 搜尋結果

新聞稿

基金會動態

媒體報導

電子報

  • 電子報 2022-12-01 兵役制度變革的衝擊 年輕人要當多久的兵?軍隊又要如何備戰?

    近來由於兩岸關係急遽惡化,傳出政府有意將四個月軍事訓練役,改為一年或兩年的義務役。由於延長兵役牽涉到國家戰略方向、兵役制度的轉型、軍隊的訓練能量以及青年朋友的人生規劃等重要問題,長風基金會特別邀請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陸軍退役少將王孟剛、中華戰略前瞻協會副研究員揭仲,及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系雙主修財務金融系學生丁伯逸,由台北之音HitFM、台北流行廣播電台POP Radio「暐瀚撞新聞」節目主持人黃暐瀚擔任主持人,分別從不同角度來討論這個議題,讓政府可以聽到民間的聲音。

  • 電子報 2022-11-02 習近平三連霸後的內外情勢

    中共20大人事剛出爐,全球知名中國問題專家、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李成博士分析指出,經濟發展並不是目前中國當局最為重視的,反倒是「安全」和「穩定」才是習近平未來的施政重點。中研院院士吳玉山則認為,從20大的佈局來看,習近平並沒有指定任何接班人,他大膽地推論習計畫在中共21大繼續延任。

  • 電子報 2022-07-28 淨零排放與能源政策-2022民間能源會議

    在「淨零碳排」的大方向下,各國深知光靠再生能源不可能達標,因此紛紛恢復或增加核能的佔比,如日本、韓國、法國、芬蘭。而歐洲議會更在7月6日通過歐盟提議,將核能納入「綠能」(永續能源),可做為永續綠能投資項目。

  • 電子報 2022-07-07 抗戰85周年大揭密 原來當年發動對日戰爭的是蔣介石 為什麼日本一步步掉入泥淖中?

    直到1933年,蔣介石想到了「持久戰」,其認為日本最大的假想敵在於美、俄,如果跟中國大規模作戰則是無的放矢、沒道理的,雖勝必敗,這是日本最大的弱點,因此中國唯一方法就跟日本打持久戰。「蔣先生看定日本是用不戰而屈中國之手段,所以抱定戰而不屈的對策」,「勝也罷,敗也罷,就是說不同它講和!拖死日本!」

  • 電子報 2022-05-04 電動車產業將成為台灣新的護國神山

    前行政院副院長杜紫軍應長風基金會邀請,以「電動車能否變成下一座護國神山?」為題,剖析台灣電動車產業發展的優勢與挑戰。他指出,全球「淨零碳排」的風潮,將成為電動車產業的重要推手,而台灣電動車產業因具有汽車電子的軟硬體優勢,「得三電系統者得天下」,電動車產業將有機會成為台灣新的護國神山,並且超越現在的護國神山。

  • 電子報 2022-03-31 網軍肆虐下的民主展現的是真民意嗎? 學者專家共同提出「法律、自律、他律」三大解方

    網軍橫行,操作輿論市場,更影響台灣的民主。台北大學公行系教授劉嘉薇認為,人們心中的憤怒與恐懼給了網軍操作空間,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廖元豪認為網軍顛覆了人民與政府的關係。而究竟要如何做才能杜絕網軍肆虐呢?林政忠提出法律、自律、他律三個解方,廖元豪也借鏡美國做法,呼籲從法律方面加以規範。周世恩則站在業界角度來看,認為如何避免因操作技術失控或獨占,呼籲業界自律。

  • 電子報 2021-12-01 台灣需要什樣的公投制度? 公投該不該綁大選 理論與實務專家齊診脈

    1218四大公投在即,長風基金會11月27日舉辦突破論壇,邀請學者專家為台灣現行的公投制度診脈。前中選會主委劉義周認為公投只是治病的藥,可以必備但不能常用。陳淳文認為,公投可與總統大選脫鉤,但可考慮和全國性的地方選舉結合。黃士修認為,公投應該綁大選,讓真正的民意展現。游清鑫則認為,公民投票可成為政治人物過度承諾政見的解套方式。

  • 電子報 2021-09-29 勞保即將在5年後破產 蔡英文政府為什麼還不願意面對?

    勞保即將在5年後破產,政府卻遲遲未能提出解決方案,王儷玲認為應設立3000至5000億元規模的儲備基金,且政府每年持續挹注金額至少1000億,建議參考私校退撫儲金的做法,以找到維持勞保30年不破產之方案。辛炳隆及蔡致中則不約而同認為應該提高營業稅,並專款撥補退休基金。蔡致中更進一步提到政府應重視斜槓人士的勞保問題,開放個人身份投保,而不是以假身份投保。

  • 電子報 2021-09-08 美中衝突惡化將使得「再毛化」加遽 也使得習近平的權力更加集中與鞏固

    FAIR WINDS FOUNDATION 2021年9月8日發行 發行單位:長風文教基金會 www.fairwindsfoundation.org 郵政劃撥捐款帳號:50376019 戶名:財團法人長風文教基金會 美中衝突惡化將使得「再毛化」加遽 也使得習近平的權力更加集中與鞏固 新聞焦點 吳玉山解析中共黨國體制忽左忽右的關鍵因素 「再毛化」的原因 「健康」因素將是影響習近平交棒的關鍵 中研院院士吳玉山教授在長風線上演講時表示,由於中美爭霸的態勢發展,將加遽「再毛化」,使得習近平的權力更加地集中與鞏固。對外而言,習的強勢有可能會將中國帶入冷戰2.0的局面,中共將承受非常大的壓力;對內而言,習因為權力高度集中,將出現無人糾錯的情況。吳玉山說「這是習近平領導下中共黨國體制將面臨的內在風險」。 長風基金會、《思想》雜誌以「沉重的革命:中共百年歷史的韌性、代價與前景」為題,連續3個周六舉辦線上演講。第三場次特別邀請中研院院士吳玉山教授以「中共黨國體制的存續與發展」發表專題演講,並由政治大學政治系暨東亞所特聘教授、現任國關中心主任寇健文主持。

  • 電子報 2021-08-31 中共離左翼理想國度還很遙遠 左翼學者黃德北只給70分

    世新大學社發所教授黃德北在演講時表示,當中國共產黨正在創建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時,中國的社會主義復興卻仍然還在摸索的道路上,亦仍未實施社會主義民主,中共政權離左翼理想的國度還很遙遠,若真的要打分數的話,他會打70至80分。同時,黃德北也期待台灣能跳脫對左翼中國否定框架,能有更開闊的心胸來接受左翼思維。

  • 電子報 2021-08-25 毛澤東透過總結歷史奠定自己的地位 習近平會是21世紀的毛澤東嗎?

    中研院院士陳永發參加長風基金會演講時表示,1941至1945年是毛澤東推動自己成為馬列聖王的關鍵時期,不但讓自己具有政治上的權威力量,也成為中國共產黨思想上的導師。外界也好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是否學習毛澤東,陳永發則認為,儘管習近平的父親當年也曾待過延安,但習與毛差得太遠,毛較有瞻性,習則是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例如一帶一路。

  • 電子報 2021-06-21 公衛專家強調國人具有疫苗選擇權 但不建議民眾混打國產疫苗及國際疫苗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日前應長風基金會邀請發表線上演講時表示,台灣現階段仍應以國際疫苗為主力,國產疫苗則屬於中長期發展,這也是科學家間的想法,且應把握國內疫情爆發的黃金時段在國內完成三期試驗,但他並不建議民眾在國產疫苗完成三期試驗前混打國產疫苗及國際疫苗。陳秀熙強調,在民主國家中,民眾具有「疫苗選擇權」,也是說民眾可以自我選擇要施打國際疫苗或國產疫苗,就像是流感疫苗一様可以選擇。

  • 電子報 2021-01-20 全球數據創新趨勢

    長風基金會日前舉辦全球資料創新趨勢的演講,也是今年度長風第一場公開活動。長風基金會系列講座主要針對國內外議題進行討論,希望促成國內對公共議題的重視,提升公民素養。此次的主持人為臺灣金融科技協會的蔡玉玲理事長。講者為前Version Media 國際業務董事總經理鄒開蓮女士。科技發展和資料創新是密不可分的,科技企業在產品推廣下用了非常多的個人資料。除了消費者在此議題下,產生很多的紛爭,政府也通過使用資料而有新的稅收。未來科技發展的趨勢,政府和民生都要因應時代的改變,而有所調整。故此次演講針對“資料”和消費者“隱私權”等新興觀念來展開討論。

  • 電子報 2021-04-07 數位發展是數位集權政府的開端嗎?

    數位身分證(eID)全面換發政策在今年1月喊卡,民間團體與民意代表不約而同質疑其資安疑慮、專法不完備等問題。長風基金會日前舉辦「突破論壇」,探討「如何防範政府濫用數位工具:從數位身分證談起」。董事長江宜樺表示,科技進步,數位化趨勢不可避免,但如何在科技發展與人權保護之間,避免政府利用數位工具侵害人民的權益,將是數位政府時代的最大課題。

  • 電子報 2021-05-31 台灣目前疫苗困境為何? 又該如何及早佈局下一階段疫苗?

    曾經是全球防疫模範生的台灣,自今(2021)年5月中下旬爆發新冠肺炎群聚感染以來,疫情如滾雪球般擴大,對於民眾殷殷期盼的疫苗解方,曾任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長蘇益仁指出,台灣面臨三大疫苗困境,未來半年的挑戰在於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如何排程、國際疫苗與國內疫苗的施打爭議。蘇益仁呼籲,政府應發揮PPP精神合力拿下國際認證疫苗,並及早佈局明年初的第三劑疫苗。

  • 電子報 2020-11-04 金融鬆綁是必須邁出的第一步 中小企業資本市場復興運動

    近年來,政府陸續推動政策,優化投資環境,鼓勵本土新創事業,打造獨角獸企業,並打造台灣成為亞洲新創資本匯聚中心,孵育出Gogoro、Appier等獨角獸新創公司。但目前新創企業仍然以美國NASDAQ、香港、甚至新加坡為目標申請IPO。縱使政府當前陸續透過提出「增列上櫃電子商務類別」、「多元上市櫃條件」等措施,仍無法吸引本土新創企業留台上市櫃。

  • 電子報 2020-12-09 走自己的路 台灣可以成為美中日溝通的橋樑

    郭岱君提到,中日抗戰時,中國還是農業社會,日本已是現代化的工業國,且中國當時軍閥割據並不統一,兩國實力相差懸殊。中國在最後能取得勝利,她點出關鍵在於,中國「拖延」政策正確、全國軍民的堅持與戰而不降,以及蔣介石的領導。

  • 電子報 2020-12-04 美中可能進行戰略對話、台灣應該如何因應呢?

    「美中關係太好,對台灣不好;美中關係太壞,對台灣也不好。不好不壞,時好時壞,對台灣最好。」蘇起強調。對臺灣最壞情況就是美國中樞無主,拖到七十九天或更長時間的僵局。

  • 電子報 2020-11-25 蔣經國究竟如何詮釋自己的一生

    郭岱君表示,透過日記可以了解蔣經國一路走來愁苦艱辛。一生為糖尿病所苦,長期失眠,晚年更是疾病纏身。日記裡曾說自己就是個苦命人,一生中就是一個「苦」字。晚年也常在日記說自己惶惶不安。「經國先生的一生就是一個『苦』字」,郭岱君說,從早年的蘇聯時期,再加上晚年疾病纏身,常重感冒臥病在床。夫妻間苦日居多,兒女是最愛也是心中的痛,處理起來家事比國事難。

  • 電子報 2020-10-28 亞洲青年論壇(下)

    郭珊珊提到,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的一句話,表明了台達電創立的使命,即「台達電的目標是為更好的明天提供創新、乾淨的節能方案」。她稱,台達電創立以來,一直以為消費者省電、減少碳排放量做為目標,台達電不僅達成2016年UN SDGs目標,更登上遠見雜誌2018社企(CSR)之星。

  • 電子報 2020-10-08 亞洲青年論壇(中)

    論壇以「亞洲議題」和「聯合國SDGS」為主軸,透過四大子議題:「線上教育」、「文化傳承與創新」、「亞洲與未來金融的鏈結」、「產業環境永續發展」,深入討論。除了專題演講外,同時也透過工作坊、實際參訪以及分組競賽等方式,達到深度討論,並與他國青年建立連結的成效。

  • 電子報 2020-09-24 亞洲青年論壇(上)

    論壇以「亞洲議題」和「聯合國SDGS」為主軸,透過四大子議題:「線上教育」、「文化傳承與創新」、「亞洲與未來金融的鏈結」、「產業環境永續發展」,深入討論。除了專題演講外,同時也透過工作坊、實際參訪以及分組競賽等方式,達到深度討論,並與他國青年建立連結的成效。

  • 電子報 2020-09-18 捷安特如何從本土零件代工廠到世界品牌龍頭

    羅祥安指出,巨大公司與其他企業最大不同之處在於組織架構,巨大將執行長放在組織架構圖最下面,將顧客放最上面,秉持顧客至上的態度經營,啟動消費者探索自行車的熱忱。

  • 電子報 2020-06-24 《強權者的道德》新書座談會

    談到今年的新冠肺炎,奈伊表示:「領導者應該要平衡三個道德考量:意向、手段、結果」,若各國領導者能夠把握他在書中所提及的領導者特質,便能更有效地處理疫情問題。奈伊認為,川普作為美國的領導者,卻缺乏情緒智商,導致疫情危機發生時,支持度不增反減。最後,談到疫情下的中美關係,雖然有些學者認為中國會在這次疫情超過美國,但奈伊卻持不同看法,「這次的疫情不會對美中之間的相對國力有多少影響,因為兩國都受到極大的影響,經濟重挫、軟實力和硬實力皆下降」,同時,他也呼籲中國和美國應該要在這次的疫情中互相合作,而非政治對立。

  • 電子報 2019-11-27 當醫療科技趨勢來臨 政府法規要如何跟進?

    如果在家就能看醫生,是不是就不用舟車勞頓了!如果有電腦醫生,你相信它的診斷嗎?如果有一天醫院的醫療數據可以流通,個資會不會成為漏洞?台灣的現行法規是否能跟得上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 政府在醫療法規上又該如何修正及鬆綁,才能跟上全球醫療科技趨勢,提升醫療服務品質? 長風基金會日前與燃點公民平台共同舉辦「突破論壇」,以「醫療鬆綁」為主題,邀請長風基金會執行長蔡玉玲律師、台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謝邦昌、比翼資本執行董事陳彥諭、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創服育成中心助理執行長詹益鑑,一起討論台灣醫療科技的現況、困境與未來。並由立法院榮譽顧問楊玉欣擔任論壇主持人,以自身病人經驗作為開場,希望能透過本次的論壇活動,集結各領域專家學者的智慧,共同深思醫療的本質。

  • 電子報 2019-11-14 【長風講座】朝鮮半島風雲(上) 北韓對美下最後通牒 朝鮮半島再次陷入緊張情勢

    近年來,北朝鮮積極發展核武、試射導彈,使東北亞情勢日益緊張,並促使美國總統川普與南韓總統文在寅多次與金正恩會面,謀求東亞及美國免於核戰威脅。另一方面,中美貿易酣戰之際,日本與南韓也因勞工賠償及貿易問題爆發爭執,動搖美、日、韓的戰略夥伴關係。東亞各國如何因應中美競爭與複雜的地緣政治局勢,身處關鍵地位的臺灣恐無法置身事外。

  • 電子報 2019-11-20 【長風講座】朝鮮半島風雲(下) 南韓如何處理美中韓的夾心餅乾問題

    文正仁在對談時表示,南韓就像夾心餅乾一樣,夾在中美之間,再加上南韓國內目前並無共識要如何處理,相當為難。文正仁在回應馬前總統提問時表示,兩韓即便簽署了多次和平協議,由於共識不足,仍不若兩岸在馬總統執政時期的互動熱絡,同時文正仁也希望兩韓能像馬前總統提出的十六字箴言:「正視現實、累積互信、求同存異、續創雙贏。」認為擱置彼此爭議、存異求同,兩韓關係需要花時間建立互信,才能帶動兩韓的交流與整合。

  • 電子報 2019-08-21 台灣與民主的距離(下) 當台灣與民主漸行漸遠時.....

    由馬英九基金會與長風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之「台灣與民主的距離」研討會,邀請學者專家及各界人士,除探討「轉型正義」、「獨立機關」及「公民社會」等三大議題與民主之關係,並由前總統馬英九親自主持圓桌論壇,由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政治大學講座教授蘇永欽、中央研究院院士朱雲漢、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嚴震生以及前台北縣長周錫瑋擔任與談人,期能喚起社會大眾警醒台灣民主價值倒退的危機,也為守護台灣民主制度提出對策。

  • 電子報 2019-08-08 台灣與民主的距離研討會(中) 台灣民主價值倒退的危機

    台灣民主歷經實施地方自治、解除戒嚴到總統直選,乃至於三次政黨輪替,不僅是新興民主國家典範,更值得台灣同胞驕傲。然而蔡政府上任以來,種種限制人民自由、破壞民主價值與破壞直接民權的惡行,已經嚴重斲傷台灣民主! 馬英九基金會與長風文教基金會日前假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台灣與民主的距離」研討會,邀請學者專家及各界人士,針對「轉型正義」、「獨立機關」及「公民社會」等三大議題與民主之關係深入探討,期能喚起社會大眾警醒台灣民主價值倒退的危機,並為守護台灣民主制度提出對策。

  • 電子報 2019-07-31 台灣與民主的距離(上) 蔡政府正一步步摧毀台灣民主

    在台灣,我們與民主的距離,正漸行漸遠。曾被稱為「亞洲與世界民主燈塔」的台灣,在蔡政府上任以來,卻屢屢以清算反對黨、破壞獨立機關自主性、限制言論自由、介入大學自治,甚至沒收公投、破壞直接民權的方式鞏固政治權力。如此毀憲亂政的惡行,已使得臺灣的民主如今無論在價值及制度上都面臨危機! 馬英九基金會與長風文教基金會日前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台灣與民主的距離」研討會,邀請學者專家及各界人士,針對「轉型正義」、「獨立機關」及「公民社會」等三大議題與民主之關係深入討論,期能喚起社會大眾對台灣民主價值倒退的警覺,也為挽救台灣民主制度提出良方。

  • 電子報 2019-06-21 中美貿易戰及其影響(下) 台灣怎麼辦

    長風文教基金會於日前舉辦長風講座「中美貿易戰及其影響」,邀請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院士與國內經濟實務專家、前行政院副院長杜紫軍博士進行對談,並由長風基金會董事長、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先生主持,分別從學術以及實務等兩個不同的面向,深入探討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前景,以及台灣在中美貿易戰中可以採取的因應之道。

  • 電子報 2019-06-12 中美貿易戰及其影響(上)中美貿易戰短期難落幕的原因

    中美貿易戰延燒全球,長風基金會邀請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來台演講,並由怡和創投集團董事長、長風基金會副董事長王伯元擔任主持人,以「中美貿易戰及其影響」為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劉遵義在演講中指出,中美貿易大戰對於中國大陸影響較大,大陸對美出口約占3.6%,總附加值約為66%,但就算這些出口都因為貿易大戰而損失,GDP(經濟成長率)最多損失2.4個百分點,今年中國大陸的經濟還是可以保六。 劉遵義進一步指出,由於「不確定性」很高,儘管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可以保六,但長期而言,將影響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 王伯元表示,台灣夾在中美兩強之間,「不攖中國之鋒、不做美國之卒」,不要被左右而變成犧牲的棋子,建議蔡英文政府也要把握這個機緣,吸引台商回台投資,不然政府以後很難再有這樣的機會讓台商回流。

  • 電子報 2019-06-05 新時代政府-高教鬆綁 五流經費,三流政策,如何創造出一流的大學

    國際競爭激烈,世界各地大學不惜祭出優惠條件吸引年輕學子,台灣高教是否已面臨瓶頸,應該如何鬆綁轉型、翻轉思維呢?長風基金會董事長江宜樺在主持突破論壇時表示,近年來由於高中畢業生出國求學人數逐年攀升,尤其面臨中港澳、東南亞等知名大學透過高額奬學金及語言優勢,將台灣人才不斷地往外拉,究竟政府在教育政策應該如何調整與因應,才能讓台灣學生與國際接軌,並把人才留在台灣,這是台灣高等教育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 電子報 2019-04-09 2019民間能源會議(下) 廣邀各界凝聚台灣能源政策的共識

    在圓桌論壇的最後,馬英九也彙整「2019民間能源會議」共識,包括:第一,再生能源一定要發展。第二,火力發電仍是未來主要發電能源,不可輕易廢除,也要設法減少空污。第三,以核養綠:核能與綠能必須並存,不缺電時,全力發展綠能、減碳。第四,不限電、維持合理電價,穩健減核,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但由於目前時機尚未成熟,不可輕易廢除核電。

  • 電子報 2019-04-03 2019民間能源會議(中) 化石能源、再生能源、核能華山論劍!

    為了廣納各界意見,「2019民間能源會議」開場除了由兩個共同主辦單位馬英九及江宜樺代表致詞外,同時也邀請國際知名能源專家、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以「數據解析全球能源發展趨勢」為題,發表主題演講。隨後召開三場專題論壇,包括「化石能源」、「再生能源」、「核能」等主題,深入探討各項能源的利弊得失。

  • 電子報 2019-03-26 2019民間能源會議(上) 以核養綠減碳勢在必行!

    由馬英九基金會與長風基金會共同舉辦的「2019民間能源會議」,馬英九基金會董事長、前總統馬英九在開幕致詞時表示,去年「以核養綠」公投的最新民意否定了蔡英文總統脫離現實的「2025全面廢核」政策,呼籲應讓核一、核二、核三延役,核四重啟,以確保臺灣能源穩定。長風基金會董事長、行政院前院長江宜樺指出,蔡政府玩弄法律,曲解公投條文,若政府執意對通過的公投案置之不理,人民就只能以選票來改變現狀。

  • 電子報 2019-03-18 政府失能?新時代的政府角色

    長風基金會與燃點公民平台於2019年3月9日共同主辦2019年第一場「突破論壇」,主題為「政府失能?新時代的政府角色」,活動由長風基金會執行長、曾於政務委員任內推動法規鬆綁的蔡玉玲律師主持,邀請政大公行系教授陳敦源、福邦創投公司董事長黃顯華、活動通Accupass創辦人兼執行長謝耀輝以及台大電機系教授,以及PaGamO / BoniO Inc.執行長葉丙成等四位對政府治理、新創產業、金融制度具學理與實務經驗的專家分享看法,期望藉此集思廣益,為新時代的政府角色提出建議

  • 電子報 2018-11-23 美中兩強對奕 台灣自救之道在11月24日的選舉

    在這場強權博奕的過程中,世界各國紛紛採取「兩邊下注」,然而台灣自2016年蔡英文政府上任後,在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的情況下,使得兩岸關係急速冷凍,兩岸幾已無任何對話管道與空間,台灣國際空間也受到大幅擠壓。面對這場新棋局,台灣應如何自處?

  • 電子報 2018-06-19 國際政治大師精彩激辯(中) 亞洲崛起,中國能否取代美國?

    民粹主義逐步侵蝕著過去以自由民主價值建構的國際體系的同時,中國大陸開始由過去經貿制度的參與者,企圖以新興大國的姿態重新架構國際經貿體系。東西方政治版塊正面臨重新洗牌,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國際政治大師經由兩天的研討會,激辯以西方為首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是否已無法引導全球發展方向,而中國大陸的崛起是否代表東方有能力取代西方而重新建構世界秩序呢?

  • 電子報 2018-10-09 勇闖世界的台灣青年

    這場突破論壇,由金鐘獎得主、台北之音電台台長蔡詩萍主持,邀請四位在海外工作打拼多年的台灣青年,包括百利物流大中華區業務董事林長紀、華碩電腦泛亞太行銷總監張馨云、聯合國資訊科技辦公室數據分析師黃一展,以及天下換日線專欄作家何則文,分享他們如何跨出台灣、躋身世界舞台。

  • 電子報 2018-10-01 美國民主權威學者認為民進黨將讓台灣民主衰退

    戴雅門在演講開場時表示,他非常喜歡台灣,1975年第一次來台便對台灣的民主發展感到敬佩與驕傲。而現在他也與許多觀察家一樣,對於台灣的民主以及區域的政治形勢發展感到擔憂。

  • 電子報 2018-08-06 新住民、新文化、新力量

    台灣是個擁有多元族群的社會,依內政部移民署統計,目前居住於台灣的新住民配偶人數已達約53萬人。台灣已成為這群新住民的第二個家,他們如何跨越語言與生活文化的隔閡?為何能為台灣帶來更多元的文化交流、甚至成為台灣接軌國際、帶動社會進步的新能量?

  • 電子報 2018-07-09 如何才能不缺電 躁進的非核家園 V.S 穩健的能源政策建議

    基金會董事長江宜樺表示,蔡英文選前的三大承諾(不會停電限電、不漲電價,也不會產生空污問題)已全數跳票。江宜樺強調他並不反對非核家園的理念,但卻反對以「2025非核家園」的口號做為最高指導原則的能源配比政策。因為這樣的做法太躁進,完全漠視客觀事實及專業分析,令人懷疑七年後是否真能將能源結構調成零核電。長風基金會提出2025年最適能源配比應以「燃煤30%、燃氣40%、核能15%、再生能源15%」為目標。這不敢說是最完美的能源政策,卻是奠基於客觀、可行的研究結果,歡迎各界一起討論。

  • 電子報 2018-06-27 國際政治大師精彩激辯(下) 台灣在21世紀新興全球秩序的契機與挑戰

    在台灣定位部份,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建議台灣應以「分散多元化」及「強化競爭力」做為未來發展策略。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劉遵義(Lawrence Lau)更進一步以近來中興通訊與美國緊張的局勢為例,建議台灣應努力研發以維持自己的競爭優勢,才是永續前進的不二法門。

  • 電子報 2018-06-14 國際政治大師精彩激辯(上) 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已成過去式?

    長風基金會董事長江宜樺表示,過去200年西方主導的自由主義與基本價值進入21世紀後發生變動,西方國家在治理方面出現問題,另一方面亞洲崛起,包括中國、印度和東協國家等,必須深入思考過去主導的西方自由主義和民主政治,究竟是根本上或調適上出現問題;未來新世界秩序,自由主義價值觀究竟是完全不適用或部分精華仍值得接受,主辦單位邀請全國民眾共同思考這些問題,並思索台灣在變動過程中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電子報 2018-06-06 美國不會永遠第一 21世紀的新興霸主是誰?

    前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學院院長、同時也是前聯合國安理會主席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表示,過去30年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黃金時代,打造現今文明的社會,但在過去幾十年間犯了三個致命性的錯誤,以致逐漸迷失,西方社會目前也陷入沈重的悲觀主義,他更大膽地預測,「21世紀將是亞洲人的世紀」。

  • 電子報 2018-05-08 台灣未來唯一的出路是什麼?

    長風基金會5月1日邀請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以「兩岸經貿與台灣經濟發展—兼論31條惠台措施」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林祖嘉學養俱佳,兼具理論與實務經驗,演講中除解析兩岸經貿與台灣經濟發展現況,更進一步剖析31條惠台措施的目的,進而以經濟學家的角度,為台灣把脈,找出未來發展的最佳道路。

  • 電子報 2018-04-02 Why Taiwan! 讓老外告訴你如何增強自信

    四位與談者的談話,引起相當大的回響,綜合座談中,與會的年輕朋友發言相當踴躍,從青年創業、行銷台灣,到白人優勢等議題,無所不談,尤其白人優勢話題,引起廣泛討論。 馬那夫回應表示,Knowledge is power, only you share,「知識只有在分享時才有力量」,為這場論壇下了完美的總結。

  • 電子報 2018-03-27 Why Taiwan!這些外國人為什麼選擇留在台灣

    朱平一開場打趣地說,「如果你們不看電視的話,台灣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我們很幸運生長在台灣」。他提到聯合國《2018世界幸福報告》(The 2018 World Happiness Report),台灣名列世界第二十六名,擊敗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日本、南韓等國,位居亞洲第一,顯然「我們沒那麼糟」。為此,論壇特別邀請四位外籍嘉賓,與大家分享留在台灣的理由。

  • 電子報 2018-02-05 傳承經驗、紮根未來! 長風青年領袖營甄選ING

    長風基金會近期公開徵選30名在校大學生及碩士生,自三月起開辦長達10個月的「長風青年領袖營」。領袖營課程將聘請具有執政經驗的學者專家、知識分子、民間社團領袖以及知名企業家,開設系列領導課程,並將選拔優秀學員赴美國受訓參訪,旨在培育具備國際視野的新世代領袖人才,邀請有志青年報名參與。

  • 電子報 2018-04-10 從交通部長到行政院長,毛治國分享毛式管理心法

    毛治國日前出版「管理」乙書,內容融會東西方管理哲學,結合其豐富的工作經驗,將管理切為決策與執行兩大塊,探討如何改善與提升管理者決策力與執行力的竅門。除了鑑古知今之外,更包括毛前院長親身經歷的案例來印證,例如五楊高架、蘇花改、台灣高鐵BOT案、2015年登革熱疫情防治及八仙塵爆事件等國家重大建設策略和事件,展現領導者在面對嚴酷挑戰時的決策之道。

  • 電子報 2018-01-15 誰是新世代青年領袖? 2018長風青年領袖營甄選ING

    為培養具國際視野的新世代領袖人才,由前行政院長江宜樺號召成立的長風基金會針對在校大學生及碩士生,首度開辦「長風青年領袖營」,邀請具有執政經驗的學者專家、重量級知識分子、民間社團領袖,以及知名企業家,開設國內少見、長達十個月的領袖培育課程。同時,為拓展青年朋友的國際視野,也與美國新展望基金會(Vision New America Foundation)合作,選拔優秀學員,赴加州「亞太美國領袖學院」(Asian Pacific American Leadership Institute, APALI)受訓,並進行相關國際交流。

  • 電子報 2017-12-18 人工智慧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人工智慧(AI)科技的快速進展,近幾年來成為熱門話題,長風基金會第四場突破論壇,聚焦於AI的發展對人類生活可能產生的衝擊。本次論壇特別邀請到Cyberlink訊連科技董事長黃肇雄擔任主持人,另有BravoAI創辦人趙式隆、LiveHouse.in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Viscovery研發副總陳彥呈、Botimize創辦人趙育萱等四位創業家,擔任與談人,現場分享人工智慧的應用,並探討技術發展、新科技衍生產業的發展趨勢,以及人工智慧對人類生活所可能帶來的改變。

  • 電子報 2017-09-25 兩岸關係有時間表嗎?

    今年10月,中共即將召開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長風基金會9月10日於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習近平時代的中國」系列講座,邀請到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教授和中研院院士吳玉山教授,以「習近平政經策略下的兩岸前景」為題,進行深度對談。

  • 電子報 2017-09-12 習近平如何規劃全球大戰略

    中國崛起,動見觀瞻。10月中旬即將召開的十九大,攸關中國未來數十年走向,分析習近平的戰略規劃,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總結為「兩條腿及一個圈」,兩條腿指的是新型大國關係以及一帶一路,一個圈則是指中國的周邊外交。

  • 電子報 2017-09-05 賴清德接閣揆,台灣就不缺電了嗎?

    前行政院副院長、現為長風基金會能源政策研究小組召集人杜紫軍表示,能源政策轉型就像是開車轉彎一樣,但是轉彎的速度要控制,控制不好的話,則是會翻車。杜紫軍進一步指出,蔡英文政府政治凌駕專業,忽視能源安全,犯了三大能源政策的錯誤,包括備用電量不足、區域供電失衡以及天然氣供應問題。

  • 電子報 2017-08-29 蔡政府籌措電力不能像跑三點半一樣

    815全台無預警大停電,六百多萬戶民眾受影響。由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成立的長風基金會8月17日召開記者會,指出蔡英文政府三大能源政策錯誤,執行長葉匡時痛批蔡政府政治凌駕專業,能源政策錯誤,讓全民承擔停電且隨時可能限電的痛苦。葉匡時表示,長風基金會未來將持續秉持專業理性的立場,討論公共政策,同時也希望政府能以同樣理性的態度與民眾對話。

  • 電子報 2017-08-22 有一群人默默地使台灣更美

    本次主題為「重啟偏鄉活力的新世代」,由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濤主持,並邀請四位推動台灣偏鄉發展、耕耘在地文化之青年工作者進行對談。分享他們如何投入台灣偏鄉服務與在地發展之經驗,也將探討當前最需要突破的障礙、以及他們對台灣未來的期盼。現場湧進約200名的聽眾,長風基金會執行長葉匡時在論壇致詞時表示,期許長風基金會為年輕人舉辦的講座活動,可以讓台灣更有活力!

  • 電子報 2017-08-10 長風講座-習近平時代的中國

    中國崛起,動見觀瞻。為瞭解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國全球戰略,以及對兩岸關係的影響,長風基金會9月將邀請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教授來台,針對眾所矚目的中國崛起議題進行專題演講,另將與中研院院士吳玉山教授,深入對談習近平戰略發展下的兩岸前景。

  • 電子報 2017-08-07 重啟偏鄉活動,你需要認識他們

    本場次將由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濤主持,並邀請四位致力推動台灣偏鄉發展、耕耘在地文化的青年工作者進行對談。與談者除了分享他們如何投入台灣偏鄉服務與在地發展之經驗,也將探討當前最需要突破的障礙、以及他們對台灣未來的期盼。

  • 電子報 2017-07-26 什麼是比特幣與區塊鏈?為何被稱為顛覆金融業的創新科技?

    長風基金會於7月22日舉辦專題演講「比特幣與區塊鏈:顛覆金融服務的新科技」,邀請鄧揚品博士主講,探討比特幣與區塊鏈的發展與應用潛力,以及數位貨幣近期的投機現象。長風基金會執行長葉匡時表示,「鄧揚品博士為台大台風社的舊識,此次藉由鄧博士回國時機,邀請他為關心科技界、虛擬經濟趨勢的朋友們介紹比特幣,希望透過交流與討論,進一步思考比特幣給世界所產生的漣漪。」

  • 電子報 2017-06-05 還徘徊在十字路口嗎?讓他們告訴你成功的心法

    為了協助青年朋友連結國際、打開視野,長風文教基金會於5月20日舉辦「突破論壇--逆風飛翔」青年座談,邀請包括國際知名舞蹈家許芳宜、APUJAN品牌創意總監詹朴、金鐘獎最佳女配角溫貞菱以及台灣吧Taiwan Bar共同創辦人謝政豪,現場分享人生經驗,同時也透過座談的互動形式,啓發參與者共同思考,如何突破當前所面臨的困境,無畏地往前邁進。 繼許芳宜與詹朴後,本期將由溫貞菱及謝政豪一起分享他們這一路打拼過來的心路歷程。

  • 電子報 2017-05-23 想要成功嗎?聽聽他們怎麼說

    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在出席5月20日「突破論壇--逆風飛翔」青年座談時表示,五二O是蔡英文總統就職周年,長風基金會選擇在同一天舉辦青年論壇,邀請國際知名舞蹈家許芳宜、APUJAN品牌創意總監詹朴、金鐘獎最佳女配角溫貞菱以及台灣吧Taiwan Bar共同創辦人謝政豪,現場分享人生經驗,鼓勵青年們無畏前進,同時也透過座談的互動形式,啓發參與者共同思考,如何突破當前所面臨的困境。論壇主持人則是長期關注台灣青年與社會發展的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

  • 電子報 2017-05-15 錯誤前瞻計畫,掏空台灣未來

    由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成立之長風文教基金會在5月13日舉辦「錯誤前瞻計畫,掏空台灣未來」座談會,會議一開始由江宜樺致詞,並由長風基金會執行長葉匡時主持,邀請前行政院長毛治國、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研究所教授馮正民、前行政院政務委員許俊逸、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林祖嘉等人與談。同時,前總統馬英九,以及立法委員王育敏、曾銘宗、費鴻泰、許毓仁等也都到場全程聆聽這場座談會。

  • 電子報 2017-05-08 川普會實現競選諾言嗎?

    財團法人長風文教基金會4月15日舉辦「從歷史的終結到民主的崩壞」講座,邀請史丹佛大學資深研究員法蘭西斯.福山與中央研究院院士朱雲漢,針對 「中美爭鋒及其影響」(The Sino-American Competition & Its Impacts)進行座談。

  • 電子報 2017-05-02 美中兩強對峙,台灣的生存策略是什麼?

    財團法人長風文教基金會4月15日舉辦「從歷史的終結到民主的崩壞」講座,邀請史丹佛大學資深研究員法蘭西斯.福山與中央研究院院士朱雲漢,針對 「中美爭鋒及其影響」(The Sino-American Competition & Its Impacts)進行座談。

  • 電子報 2018-12-18 是的,他們做到了!談原民青年的傳承與創新

    長風基金會日前舉辦「原民青年的傳承與創新」突破論壇,活動由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林志興主持,邀請紅藜先生吳正忠(Ljuwa)、LIMA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團長洪簡廷卉( Tuhi Martukaw)、KAMARO’AN品牌共同經營人林易蓉(Tipus Hafay),以及原住民創作歌手巴賴(Balai)等四位在不同領域的傑出原民進行分享與對談,並由巴賴現場帶來二首情感綿延豐沛的創作曲光明的道路、盤旋,以其穿透的嗓音作為開場。

  • 電子報 2017-03-27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最難得而珍貴的是什麼?

    前行政院院長、現為長風基金會董事長江宜樺上個月在香港城市大學以「台灣民主政治的成敗及其意義」為題發表演講時表示,台灣七十多年來的民主發展與成就相當難得而珍貴,是台灣安定繁榮的憑藉,也是促成大陸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 電子報 2017-03-20 比國父十次革命還感人的創業故事

    長風基金會於2月19日舉辦首場「突破論壇-青年的未來」座談會,在進行Q&A時台上、台下講者熱烈互動,包括年輕人如何克服困境、對青年的想像,乃至於如何改變社會系統。

  • 電子報 2017-03-14 [創刊號] 前途茫茫嗎?他們告訴你青年的未來是什麼!

    長風文教基金會首場青年論壇,江宜樺邀六、七年級青年朋友共談突破未來。 由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成立的長風文教基金會在2月19日舉辦第一場青年論壇,邀請六、七年級的青年朋友分享自身的經驗,並展望台灣的未來。

活動專區

  • 青年領導力國際座談 【青年領導力國際座談】6月份場次 越南講座

    ​​​​​​​台灣近年來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包括越南在內的東協國家,已成為台灣投資、貿易、招生的重要對象。而根據世界銀行的評估,越南每年新增100萬中產階級,這些快速成長的中產階級人口,不僅擴大越南內需市場,也帶來可觀的投資商機。英國金融時報則因越南強勁的經濟成長率,而在2022年將越南列為全球七大經濟奇蹟之一。

  • 青年領導力國際座談 2023【青年領導力國際座談】5月份場次英國講座

    英國自2016年通過脫歐公投後,歷經幾任首相,直至2020年底才與歐盟達成<英歐貿易合作協定>,2021年正式脫歐。 後脫歐時代的英國將如何重新定位呢?長風基金會特別邀請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鄧元翰John Dennis先生以「英國脫歐後在國際社會的角色」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並與台灣的青年學子進行深度座談。

  • 突破論壇 2023【突破論壇】台灣「雙語教育」的災難:面面俱輸的恐龍政策

    當前政府強推「2030雙語政策」,要求各級學校快速朝向「以英語作爲所有學科的教學語言」的目標推進,從體育、音樂到社會、自然、數學將無一倖免。此一政策不只已造成教學現場哀鴻遍野,更將嚴重傷及本國語言及真正的競爭力。這將是國安級的災難,因為競爭力不是「英語能力」,而是思考能力、知識基礎及創造力,而這些條件只有透過純熟的本國語言才能獲得。我們要如何阻止這個即將讓台灣教育崩解、前途堪憂的錯誤政策呢?

  • 長風演講&座談 《2023國鼎論壇》誰是下一個護國神山?

    一直以來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因為立基深厚,又搭上全球減產順風潮,成為全球半導體無可或缺的供應基地,台積電也因而被稱為是台灣的「護國神山」。然而榮景之中潛藏危機,半導體產業之後,台灣下一個核心產業究竟在哪裡?我們下一步要往哪裡走?規劃的方向與優勢又在哪裡?值得大家關切。台灣玉山科技協會、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長風文教基金會特邀請各產業專家巨擘做精闢演講,共同來探討這個關乎台灣未來的重要議題。

  • 青年領導力國際座談 2023 【青年領導力國際座談】4月份場次歐盟講座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超過一年,雙方目前形成對峙的形勢。中國大陸與俄羅斯因俄烏戰爭關係更加緊密,共同與美國抗衡;而美國及歐盟為主的西方國家則在東歐築起對俄羅斯的防線,並在東亞加強對中國的圍堵,全球似乎有進入「冷戰2.0」的趨勢。

  • 突破論壇 2023【突破論壇】生成式AI帶來的衝擊與挑戰

    ChatGPT在全世界刮起一陣旋風,使「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突破性發展引起高度關注。將來AI機器人可以創作出全新的內容,從歌曲、畫作、詩詞、小說,到新聞報導、文案撰寫、行銷分析、學校作業,都可以輕易產出。而搜尋引擎檢索效能的強化,也激起了相關產業的全面競爭。這個發展看似帶來許多便利,但同時也充滿各種隱憂。

  • 長風海外營 2023 長風英國團開始甄選

    長風基金會將於2023年6月中旬舉辦「長風英國團」,公開甄選25~40歲左右的年輕朋友參訪英國,以增進台灣青年對英國的認識與接觸。本團以「英國脫歐後面臨的挑戰」為參訪主軸,除規劃拜會英國政府官員及國會議員,也將與智庫研究人員、大學師生等座談,深入瞭解英國脫歐之後的狀況。此外,本團也規劃參訪歐洲開發復興銀行與倫敦金融城,以瞭解台英之間的合作計畫。歡迎有志深入瞭解英國、連結國際的青年朋友踴躍報名參加。

  • 長風青年領袖營 2023 第六屆長風青年領袖營開始甄選囉!!!

    為培養具國際視野的新世代領袖人才,由前行政院長江宜樺號召成立的長風基金會針對在校大學生及碩士生,積極舉辦「長風青年領袖營」,邀請具有執政經驗的學者專家、重量級知識分子、民間社團領袖,以及知名企業家,開設國內絕無僅有、長達十個月的領袖培育課程。同時,為拓展青年朋友的國際視野,進一步從參與者中選拔優秀學員,赴加州「亞太美國領袖學院」(Asian Pacific American Leadership Institute, APALI)受訓,並進行豐富精彩的國際交流。

  • 青年領導力國際座談 2022【青年領導力國際座談】12月份場次 以色列講座

    位處沙漠、四周敵國環伺的以色列,用了不到50年的時間,創造了沙漠奇蹟,成為數千家新創公司基地,以色列因此被譽為「新創之國」(Startup Nation)。 就政經背景而言,以色列與台灣有不少相似之處。在地緣政治上,兩者都位於區域衝突的火藥庫中心點。在經貿發展上,兩國都在1950年代就打下了良好基礎,而在1980 年代迅速展開經濟自由化,成為舉世矚目的成功案例。

  • 長風演講&座談 策略廟算與國際權衡:揭秘抗戰時期秘密和議的面紗

    中日秘密談判,可謂是抗戰時期最詭譎多變、撲朔迷離的現象之一。 抗戰期間,中日在戰場上廝殺慘烈,但兩國間公開或私下的接觸與交涉卻從未間斷。1937年淞滬戰役時,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曾受日本委託出面調停,不只如此,整個抗戰期間,東京和重慶的秘密談判幾乎從未間斷,使者絡繹不絕;孔祥熙、宋子文、張羣、戴笠、張季鸞,甚至宋美齡都認真投入,蔣介石還幾次親自審查、提供意見。

  • 青年領導力國際座談 2022【青年領導力國際座談】11月份場次 印度講座

    擁有14億人口的印度,不僅人口組成年輕、勞動成本較低,人口紅利亦即將超越中國,因此許多跨國公司已移往印度生產,使印度被譽「新的世界工廠」。在全球戰略上,從歐巴馬提出的「重返亞洲」、川普倡議的「印太戰略」,一直到拜登總統的「印太經濟架構」,都可以看出美國政府拉攏印度、劍指中國的用意。

  • 長風海外營 2023長風日本團開始甄選!

    疫情趨緩之後,長風基金會將於2023年2月舉辦「長風日本團」,甄選30歲左右的年輕朋友參訪日本,其目的在增進台灣青年對日本的認識與接觸。本團除規劃參訪日本國會、與年輕國會議員座談,也將以「日本經濟與地方創生」為主軸,與相關政府部門及大學座談,並進一步探訪東京近郊地方創生的案例,瞭解日本地方創生的具體做法。

  • 突破論壇 2022【突破論壇】兵役制度變革的衝擊: 年輕人要當多久的兵?軍隊要如何備戰?

    我國自2004年以來,役男服役的時間歷經多次變化,從原本兩年的義務役,先縮短為一年;然後又搭配「徵募併行」制度,將役男改為現行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役。但近來由於兩岸關係急遽惡化,傳出政府有意將四個月軍事訓練役,改為一年或兩年的義務役。

  • 青年領導力國際座談 2022【青年領導力國際座談】10月份場次 捷克/歐盟講座

    ​​​​​​​捷克是今年歐盟的輪值主席國,捷克總理費亞拉(Petr Fiala)在向國會報告時表示,歐盟部長理事會未來五大優先議題包括:烏克蘭、能源、防衛、經濟、民主,其中尤以烏克蘭、能源及防衛等議題最受關注。

  • 長風講座 2022【長風講座】習近平三連霸後的內外情勢

    中共即將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習近平將成為中共史上第一位三連霸的黨總書記及國家主席。隨着習三連霸地位的確立,中國對內統治是否將變得更專制?對外政策是否將更強硬?是否將牽動美、中對抗的國際情勢?此外,兩岸關係又將有什麼變化?習近平是否會在未來五年內處理所謂「台灣問題」?這些都是全球矚目的焦點。

  • 青年領導力國際座談 2022【青年領導力國際座談】09月份場次 日本講座

    地方創生是日本政府在2014年為減緩城鄉差距、促進地方繁榮而提出的地方經濟發展政策。日本政府究竟如何鼓勵在地經濟發展,並透過觀光來發展地方創生,進而平衡城鄉之間差距呢?長風基金會將與台日交流協會合作,邀請交流協會首席副代表服部崇(HATTORI Takashi),以「日本觀光政策與地方創生」為題發表演講,演講後將透過深度座談方式與青年朋友廣泛交換意見,全程將以英文進行。

  • 青年領導力國際座談 2022【青年領導力國際座談】08月份場次 新加坡講座

    裴洛西訪問亞洲行程,訪問行程中除了首站訪問新加坡外,同時也包括台灣,引起全球關注,不僅觸動台海之間緊張情勢,同時也將牽動美中台三方關係的發展。

  • 突破論壇 2022【突破論壇】虛擬世界、真實人們:元宇宙中的人權省思

    「元宇宙」浪潮興起,虛擬實境不斷創新,穿戴式裝置結合個人生活應用,已正式進入我們的私人空間和公共領域,蒐集了大量的個人生物特徵與行為資料。我們的隱私權,正悄無聲息地被侵犯。

  • 學術研討會 淨零排放與能源政策 2022民間能源會議 

    去年「聯合國氣候大會」要求全球加快「減碳」腳步,決議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目標。行政院因此在今年3月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但社會各界卻認爲政府計劃宛如天方夜譚,因爲再生能源進度嚴重落後,氫能及碳捕捉技術尚未起步,而且政府完全排除現有穩定發電的核能。

  • 長風講座 2022【長風講座】重探抗戰史:戰爭與我們的距離

    俄烏戰爭的慘烈情狀,令人再度驚覺戰爭的殘酷以及和平的可貴。

  • 長風演講&座談 【長風演講】 電動車能否變成下一座護國神山?

    「淨零碳排」已成為全球共同追求的目標,為了減少碳排,許多國家更明確規定燃油車輛的落日年限,因此電動車不僅變成汽車數位轉型的新藍海,電動車產業更將成爲各國爭相搶食的市場。

  • 突破論壇 2022【突破論壇】網軍肆虐下的民主

    民主的核心期待是人民能依據正確資訊,做出理性選擇。為了能落實此一期待,民主在制度設計上,基礎工程之一即為媒體多元開放,不受政府或任一黨派控制,以保障言論自由以及公共論壇出現的空間。傳播媒體也因此常被稱為「第四權」,負責捍衛人民知道「真相」的權利。

  • 長風青年領袖營 2022 長風青年領袖營開放申請

    為培養具國際視野的新世代領袖人才,由前行政院長江宜樺號召成立的長風基金會針對在校大學生及碩士生,積極舉辦「長風青年領袖營」,邀請具有執政經驗的學者專家、重量級知識分子、民間社團領袖,以及知名企業家,開設國內絕無僅有、長達十個月的領袖培育課程。同時,為拓展青年朋友的國際視野,進一步從參與者中選拔優秀學員,赴加州「亞太美國領袖學院」(Asian Pacific American Leadership Institute, APALI)受訓,並進行豐富精彩的國際交流。

  • 突破論壇 2021【突破論壇】掙脫鐵籠公投: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公投制度?

    自2004年開始實施的公民投票法,由於公投通過門檻比較高,被當時在野的民進黨嘲諷為「鳥籠公投」。2017年民進黨執政後將公投法修正,大幅降低公投門檻。然而因2018年與地方選舉合併舉辦的公民投票中,民進黨支持的公投案大敗,因此在2019年再次修正公投法,將公投與選舉脫鈎,並大幅限制人民行使公投的權利。今年,民進黨立委進一步提案修正公投案,企圖透過少數可以否決多數的方式,徹底扼殺多數民眾支持的公投結果。

  • 突破論壇 2021【突破論壇】勞保即將破產?要怎麼救?

    2019年公告的勞保精算報告指出「勞保再不改革,2026年將會破產!」勞保一旦破產,將影響全國1000多萬被保險人,而目前領取勞保年金的150萬退休勞工,更將頓時失去經濟保障,其後果不堪設想。

  • 長風演講&座談 沈重的革命:中共百年史的韌性、代價與前景

    中國共產黨在1920年成立,1921年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進入中國歷史,歷經二十世紀中國與世界的各種驚濤駭浪,一百年後不僅已經統治中國大陸七十餘年,也帶領中國踏上世界舞台,成為與西方體制分庭抗禮的強權國家。

  • 長風演講&座談 歐盟作為規範全球的力量:GDPR 所建立的世界性標準

    GDPR 法案核心推動者、前歐盟執委會副主席 維維亞娜·蕾汀(Viviane Reding)連線分享,並邀請台灣歐盟、法律、科技專家聯合座談,探討歐盟通過史上最嚴格的個資法「GDPR」在2018年正式實施後,堅實了資訊使用以及數位人權的法源依據,更是在「被遺忘權」的脈絡中,如何影響了全球資料權的發展!

  • 長風演講&座談 【TVBS國際論壇】拜登就職新風雲

    論壇由知名主持人趙少康,以及三大政治評論專家: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國際關係學會會長蘇宏達,進行重量對談。 活動並獨家專訪 拜登外交政策顧問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直搗拜登政策核心,並邀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以及 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共同主辦,並邀請國內頂尖大學政治相關系所學生與會。

  • 突破論壇 【活動延期通知】長風基金會0529突破論壇延期舉辦

    各位好朋友: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原訂5月29日(六)下午舉辦之2021【突破論壇】掙脫鐵籠公投  貫徹人民意志, 將延期辦理。有關本場論壇後續辦理事宜,將再公告周知。

  • 突破論壇 2021【突破論壇】 掙脫鐵籠公投,貫徹人民意志

    《公投法》修正後,台灣人民的公民投票權利被大幅限縮。但是面對今年八月底即將上場的四項公投議題,我們仍應積極參與。

  • 突破論壇 2021【突破論壇】如何防範政府濫用數位工具:從數位身分證談起

    一張數位身分證可以結合各種不同數位資訊,看似提供生活上無窮的便利,卻也隱藏著政府監控跟個資外洩的危機。

  • 長風演講&座談 【長風演講】全球數據創新趨勢

    當前全球科技巨擘可以說都是數據公司,沒有數據,就無法掌握消費者偏好。一方面,企業高度依賴人工智慧、物聯網應用、雲端系統及即時分析;另方面,政府保護用戶資料的政策規範也愈趨嚴格。面對數據革命的巨大衝擊,我們有必要瞭解並掌握這個趨勢所帶來的改變與創新、機會與挑戰。

  • 長風青年領袖營 2021 長風青年領袖營開始甄選囉!!!

    為培養具國際視野的新世代領袖人才,由前行政院長江宜樺號召成立的長風基金會針對在校大學生及碩士生,積極舉辦「長風青年領袖營」,邀請具有執政經驗的學者專家、重量級知識分子、民間社團領袖,以及知名企業家,開設國內絕無僅有、長達十個月的領袖培育課程。同時,為拓展青年朋友的國際視野,進一步從參與者中選拔優秀學員,赴加州「亞太美國領袖學院」(Asian Pacific American Leadership Institute, APALI)受訓,並進行豐富精彩的國際交流。

  • 突破論壇 2020【突破論壇】亞洲創生合作

    近年來台灣的「地方創生」推展得如火如荼,許多青創團隊發揮地方鄉鎮的特色,以創新、創意、創業強化地方文化與產業的連結。但是,目前的地方創生偏重於微觀層次,仍未有比較宏觀的、佈局全亞洲的規劃。

  • 長風演講&座談 從抗戰大歷史展望台灣大未來-勝利75週年的省思

    抗戰是二十世紀亞洲最重要的歷史大事,攸關亞太地區眾多政權和億萬生命的存亡絕續。落後的中國如何取得最後勝利?蔣介石為何堅持收回東北及台灣?為何支持印度、韓國、及越南獨立?為何主張維持日本天皇制度?這場戰爭對中國、台灣、亞太地區、甚至戰後世局都有巨大的衝擊,這些衝擊迄今仍影響著我們現在和未來發展。

  • 長風講座 2020【長風講座】 美國總統大選後的東亞新局勢

    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是近百年來最對立、最混亂、最撲朔迷離的大選,無論選舉結果如何,都會對美國本身及世界各國帶來重大衝擊。尤其對東亞國家(包括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南韓等),美國總統將採取什麼政策及作法,更將影響各國未來的生存發展策略。有鑑於此一選舉的重要性,長風基金會與台北論壇基金會特別邀請中研院吳玉山院士與前國安會祕書長蘇起教授,深入分析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對東亞局勢及兩岸關係的影響。兩位重量級學者專家的演講精彩可期,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

  • 長風演講&座談 【長風演講】從蔣經國日記看他的家事與國事

    歷史人物有其多重面貌,蔣經國也不例外。 蔣經國離世32年,一般人覺得他威嚴神秘,老百姓覺得他親切樸實,部屬卻認為他多疑多慮、恩威難測。但他曾說:「不論別人如何想法和看法,蔣經國還是蔣經國!」顯然他對自己另有一番期許與評價。

  • 突破論壇 2020【突破論壇】新時代政府—金融鬆綁 中小企業資本市場復興運動

    ​​​​​​​為何台灣新創公司出逃國外市場? 在台上市到底有多困難? 後疫情時代中小企業如何再次崛起?

  • 長風演講&座談 【長風演講】GIANT捷安特的故事

    捷安特品牌創始人、全球自行車最大製造商-巨大集團前執行長羅祥安,40多年來克服種種挑戰,帶領GIANT捷安特從台灣行銷全世界,成為全球前三大自行車品牌,以「全球品牌,在地深耕」策略扎根,獲得廣大消費者認同。為推廣自行車新文化,GIANT捷安特也協助公部門打造安全友善的騎乘環境、鼓勵民眾享受健康休閒生活,帶動自行車騎乘普及化。長風基金會特別邀請羅祥安前執行長分享台灣自創品牌成為全球自行車界巨人的故事,活動精彩可期,歡迎報名參加。

  • 長風演講&座談 《強權者的道德》線上直播座談會

    2020年開春,全球迎來讓人措手不及的新冠病毒疫情,讓我們再次看見許多問題並無分疆域。領導力所涉及的道德抉擇勢必變得更加重要,攸關世界局勢的平穩或動盪。就台灣面對全球秩序而言,要如何從道德面向認真思索外交政策。

  • 學術研討會 Asian Youth Forum 亞洲青年論壇

    長風基金會與清華大學立德計畫將於今(2020)年9月5日至8日合辦第一屆「亞洲青年論壇」,這個活動從發想、議題設定、講師邀請、參訪單位安排、競賽辦法以及國際交流等等環節,都由長風青年領袖營學員與清華大學等全臺共15所大專院校學生一起規劃執行。

  • 突破論壇 【延期通知】長風基金會0314突破論壇延期舉辦

    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原訂3月14日(六)下午舉辦之2020【突破論壇】新時代政府-金融鬆綁, 將延期辦理。有關本場論壇後續辦理事宜,將再公告周知。

  • 突破論壇 2020【突破論壇】新時代政府—金融鬆綁

    為何台灣新創公司出逃國外上市 ? 為何外國公司不來台灣掛牌上市 ? 如果,1980-90年代的台積電、華碩、聯發科都跑去海外上市,台灣就不可能享受今日的科技島榮景。今天,我們鼓勵新世代的新創事業,但是既有的上市櫃制度卻把他們推向海外。要如何留住他們,請您來一起探討!

  • 長風演講&座談 【長風演講】台灣第一位新移民立委的國會日記

    林麗蟬從一位柬埔寨籍的外籍配偶,成為首位以新移民身份進入國會的立法委員。在四年立委任期的1400多個日子裡,她在國會全方位推動保障新移民權益的立法工作,從基本人權、社福照護、勞動環境、職訓培力等等,積極改善法規中不合理的差別待遇,並致力於建立友善包容的生活環境。 長風基金會特別邀請林委員分享她在立法院推動新移民權益促進的歷程,並分享她對台灣建構多元文化社會的願景。

  • 長風青年領袖營 2020長風青年領袖營甄選開始囉!!!

    為培養具國際視野的新世代領袖人才,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樺號召成的長風基金會針對在校大學生及碩士生,積極舉辦「長風青年領袖營」,邀請具有執政經驗的學者專家、重量級知識分子、民間社團領袖,以及知名企業家,開設國內絕無僅有、長達十個月的領袖培育課程。同時,為拓展青年朋友的國際視野,進一步從參與者中選拔優秀學員,赴加州「亞太美國領袖學院」(Asian Pacific American Leadership Institute, APALI)受訓,並進行豐富精彩的國際交流。

  • 長風講座 2019【長風講座】朝鮮半島風雲

    近年來,北朝鮮積極發展核武、試射導彈,使東北亞情勢日益緊張,並促使美國總統川普與南韓總統文在寅多次與金正恩會面,謀求東亞及美國免於核戰威脅。

  • 長風演講&座談 【長風演講】台東不一樣〜9年翻轉台東的故事

    台東,在黃健庭擔任縣長後,出現明顯的轉變。以熱氣球、衝浪、鐵人三項等國際活動,成功吸引每年超過六百萬人次觀光客,創造了地方經濟繁榮發展的條件。2016年台東入選旅遊指南聖經《孤獨星球》亞洲十大旅遊城市,深受國際肯定,長風基金會特邀請黃縣長分享其成功的地方治理經驗。

  • 突破論壇 2019【突破論壇】新時代政府—醫療鬆綁

    如果在家就能看醫生,是不是就不用舟車勞頓了!如果有電腦醫生,你相信它的診斷嗎?如果有一天醫院的醫療數據可以流通,個資會不會成為漏洞?台灣的現行法規是否能跟得上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 政府在醫療法規上又該如何修正及鬆綁,才能跟上全球醫療科技趨勢,提升醫療服務品質?

  • 學術研討會 「台灣與民主的距離」研討會

    從實施地方自治、解除戒嚴到總統直選,乃至於二次政黨輪替,台灣民主不僅是新興民主國家的典範,更是台灣人的驕傲。

  • 長風海外營 2019 長風海外營甄選開跑囉!!!

    長風基金會每年甄選30歲左右的優秀青年,參加北美、日本、東南亞、中國大陸及港深等區域的青年交流活動,以培養具備大格局、有創意、能行動的未來領袖人才。今年9月、10月將舉辦「長風港深團」及「長風日本團」。

  • 長風講座 2019【長風講座】中美貿易戰及其影響

    中美貿易戰自2018年開打至今,戰火波及各地,影響全球經濟甚鉅。中美貿易戰如果持續不斷,全球產業鏈可能重組,甚至引發社會及政治問題。但即使中美在貿易問題上達成妥協,也不代表中美之間的長期競爭關係能夠舒緩。究竟中美貿易衝突的核心問題是什麼?中美兩強的戰略性競爭關鍵何在?處於夾縫中的台灣應採取什麼因應之道?這些都是我們必須深思的問題。

  • 突破論壇 2019【突破論壇】新時代政府-高教鬆綁 五流經費、三流政策,如何創造出一流的大學?

    近年來台灣高中畢業生出國人數逐年攀升,2018年選擇出國求學的高中生已是2013年的兩倍,高額的獎學金、語言優勢將台灣的人才不斷地往外拉,面對中港澳、東南亞等知名大學大舉來台招生以及外國名校的吸引力,台灣高教要怎麼備戰?政府在教育政策上該如何修正及鬆綁,提升高教競爭力,讓學生與國際接軌,把人才留在台灣,是台灣高教體系的一大考驗。

  • 突破論壇 2019【突破論壇】政府失能?新時代的政府角色

    二十一世紀科技突飛猛進,帶動數位經濟快速發展,產生全新的經濟模式與貨幣,對產業結構及金融型態造成巨大衝擊,更對當前政府治理模式形成重大挑戰。越來越多研究顯示,數位時代中,許多經濟模式因相關法令與政府職能無法迅速調整,政府反而成為企業發展的阻力,而非助力,因此紛紛批評政府失能,主張「少管事」的政府對經濟發展才有助益。

  • 學術研討會 2019 民間能源會議

    蔡政府於農曆年前一天公佈關乎台灣整體發展的新版能源政策,不僅未能解決台灣缺電的問題,更無視於去年底通過的「火力發電年減1%」、「以核養綠」等兩項公投結果,讓全國人民感到非常失望。 政府失能、無視民意,馬英九基金會與長風基金會決定共同舉辦「2019民間能源會議」,邀請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企業界人士以及社會大眾,共同討論台灣能源現況,期能提出台灣民眾心中理想的能源政策。

  • 長風青年領袖營 2019長風青年領袖營開始甄選囉!!!

    為培養具國際視野的新世代領袖人才,由前行政院長江宜樺號召成立的長風基金會針對在校大學生及碩士生,持續辦理「長風青年領袖營」,邀請具有執政經驗的學者專家、重量級知識分子、民間社團領袖,以及知名企業家,開設國內少見、長達十個月的領袖培育課程。同時,為拓展青年朋友的國際視野,將進一步從中選拔優秀學員,赴加州「亞太美國領袖學院」(Asian Pacific American Leadership Institute, APALI)受訓,並進行相關國際交流。

  • 長風講座 2018【長風講座】新冷戰的開始?中美之間無可避免的衝突

    2018年初掀起的中美貿戰爭,並未因美國期中選舉結果有所改變。而雙方除了貿易爭端,還有北韓、南海、台灣問題等區域安全議題,各界因此關注中美之間是否無法避免衝突?中美之間是否將展開新的「冷戰」?

  • 突破論壇 2018【突破論壇】原民青年的傳承與創新

    新世代的原民青年不論是在都市成長發展、或是返鄉部落深耕,他們除了尋找和傳承原民文化,更在不同領域努力找到創新價值、進而讓原民文化和台灣站上世界的舞台、與國際連結!

  • 長風演講&座談 【長風演講】美中新棋局下的台灣自處之道

    面對美中兩強對壘的國際政治新局,雙方無論是在政治、經濟、外交、貿易等方面採取競爭、對抗,還是合作模式,無一不牽動全球政經局勢走向。

  • 突破論壇 2018【突破論壇】勇闖世界的台灣青年

    如果有機會,你願意出國工作嗎?在海外的生活環境與職場競爭有何不同?2018年"突破論壇"持續聚焦於台灣青年的未來,本場將由台北之音電台台長蔡詩萍主持,邀請四位在海外工作打拼多年的台灣青年,分享他們如何跨出台灣、躋身世界舞台。

  • 長風講座 2018【長風講座】美國民主往何處去?

    兩百多年來,美國始終是引領全世界民主發展的標竿。但是近幾年來,美國民主似乎陷入日益窘迫的困境,使全球民主發展的前景也蒙上了令人不安的陰影。資本主義的侵蝕、貧富懸殊的加劇、社會價值的極端對立、民粹主義的推波助瀾,都讓人們對民主政治越來越感不滿。究竟自由主義式民主出了什麼問題?可不可能克服它所面臨的困境?讓我們與研究全球民主的頂尖學者Larry Diamond教授一起深入探索。

  • 長風演講&座談 【專題演講】ThunderCore:以大規模共識機制打造快速、安全,高擴展性的區塊鏈

    陽明山未來學社及長風文教基金會特別邀請美國卡内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ThunderCore共同創辦人及執行長-王正文(Chris Wang)博士來台演講。本次演講主旨在探討如何突破當前區塊鏈技術平台的困境、優化區塊鏈基礎建設,使之更快速、更安全、更具擴展性。

  • 長風生活營 「2018長風台港青履」甄選

    為促進兩岸四地青年學子的互動交流,長風基金會將甄選台灣、大陸、香港及澳門在台灣就讀之大學生及研究生,與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首度開辦「長風台港青履」營隊活動,課程內容包括:學習經驗交流、專家學者分享、參訪知名企業、瞭解台灣宗教文化、探訪知名歷史古蹟以及參訪竹山小鎮,實地體驗社會實踐。

  • 突破論壇 2018【突破論壇】新住民、新文化、新力量

    台灣是個擁有多元族群的社會,依內政部移民署統計,目前居住於台灣的新住民配偶人數已達約53萬人。台灣已成為這群新住民的第二個家,他們如何跨越語言與生活文化的隔閡?為何能為台灣帶來更多元的文化交流、甚至成為台灣接軌國際、帶動社會進步的新能量?

  • 長風海外營 2018 長風海外營「港澳團」及「日本團」甄選活動

    長風基金會每年甄選30歲左右的優秀青年,參加北美、日本、東南亞、中國大陸及港澳等區域的青年交流活動,以培養具備大格局、有創意、能行動的未來領袖人才。今年10月將舉辦「長風港澳團」及「長風日本團」

  • 學術研討會 "From the Western-Centric to a Post-Western World: In Search of an Emerging Global Order in the 21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從西方中心到後西方世界:21世紀新興全球秩序之探索」國際研討會

    為探討21世紀亞洲崛起後,西方自由主義與代議民主制度所面臨之挑戰,以及臺灣在全球政經情勢劇變中的處境與機會,台灣研究基金會與長風文教基金會謹訂於2018年6月2日至3日共同主辦「從西方中心到後西方世界:21世紀新興全球秩序之探索」國際研討會

  • 長風講座 2018【長風講座】西方迷失?東方崛起?

    美中貿易大戰方興未艾,民粹主義亦逐步侵蝕著美國過去以自由民主價值建構的國際體系,中國大陸則由過去經貿制度的參與者,企圖以新興大國的姿態重新架構國際經貿體系。

  • 長風演講&座談 【長風演講】為什麼未來不需要你?

    科技快速發展、創造力驅動經濟成長和社會進化,能解讀未來趨勢者方有機會卡位。長風基金會與陽明山未來學社特別邀請連續創業家唐海松先生,將從創新科技、前瞻技術、硬體發展、全球權力移轉等領域,提出最新觀察、解讀未來大趨勢!

  • 長風演講&座談 【長風演講】兩岸經貿與台灣經濟發展-兼論31條惠台措施的影響

    2016年,蔡英文政府上任,在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的情況下,使得兩岸關係急速冷凍,同時台灣國際空間也受到大幅擠壓。中國大陸日前更單方面提出31條惠台措施,大幅度開放台灣企業與民眾赴大陸投資與工作的「國民待遇」條件,未來台灣企業與人民大量赴大陸的情況可能很難避免。面對這種單方面的開放,台灣方面應該如何因應?

  • 長風演講&座談 【專題演講】用勢不用力的管理

    長風基金會於4/7(六)下午3:00舉辦專題演講"用勢不用力的管理",邀請前行政院長毛治國博士主講,分享管理心法與秘訣,傳授領導者如何聰明管理、提升決策力與執行力的竅門。

  • 長風演講&座談 【長風演講】新民粹運動後的媒體定位(Media in the wake of new populist movements)

    民粹運動正如火如荼地在全球蔓延,民粹主義者甚而將媒體和新聞工作者指控為「全球主義者」和「說謊的新聞報導」。究竟應如何重振獨立媒體,並進行反擊,進而為社會良善和民主發揮作用呢?

  • 突破論壇 2018【突破論壇】Why Taiwan!

    有一群外籍人士來台居住已超過10年、甚至20年,喜愛台灣並關心台灣發展!他們為何選擇台灣?又如何看台灣與年輕人的未來機會與挑戰?(本場座談以中文進行!)

  • 長風演講&座談 顛覆金融服務的新科技 - 比特幣與區塊鏈

    長風基金會於7月15日舉辦專題演講「比特幣與區塊鏈:顛覆金融服務的新科技」,邀請邀請鄧揚品博士主講,探討比特幣與區塊鏈的發展與應用潛力、以及數位貨幣近期之投機現象。長風基金會執行長葉匡時於開場致詞時表示,「鄧揚品博士為台大台風社的舊識,此次藉由鄧博士回國之時機,邀請他為關心科技界、虛擬經濟趨勢的朋友們介紹比特幣,希望透過交流與討論,進一步思考比特幣給世界所產生的漣漪。」

  • 長風演講&座談 一個人改變一個經濟:尹仲容與臺灣經濟轉型

    長風文教基金會於106年7月22日邀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郭岱君教授分享1950年代臺灣經濟轉型與變革的故事,其中關鍵的推手尹仲容先生與其團隊在過程當中如何突破層層阻力實行改革,包括力推計劃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推動四大公司民營化與發展初級工業,以及推動外匯貿易改革等。

  • 政策研究 「政治凌駕專業-能源政策錯誤,全民停電受苦」記者會

    長風基金會召開「政治凌駕專業-能源政策錯誤,全民停電受苦」記者會,由基金會執行長葉匡時主持,並邀請前行政院副院長、現任長風基金會能源政策研究小組召集人杜紫軍、中央大學講座教授梁啟源、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黃宗煌、電力專家同時也是現任能源、部落客版主陳立誠,以及中經院助研究員陳中舜共同參與。

  • 政策研究 「錯誤前瞻計畫,掏空台灣未來」座談會

    由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成立之長風文教基金會5月13日舉辦「錯誤前瞻計畫,掏空台灣未來」座談會,會議一開始由江宜樺致詞,並由長風基金會執行長葉匡時主持,邀請前行政院長毛治國、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研究所教授馮正民、前行政院政務委員許俊逸、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林祖嘉等人與談。同時,前總統馬英九,以及立法委員王育敏、曾銘宗、費鴻泰、許毓仁等也都到場全程聆聽這場座談會。

  • 長風海外營 長風印尼團

    長風印尼團係以30歲左右的年輕人為甄選對象,營隊目的在增進台灣青年對東南亞國家的認識與接觸。本團拜會印尼政府、國會、企業界人士、台商、非政府組織、歷史文化設施等,並與印尼青年代表會談,以深入瞭解印尼政、經、社、文等各個層面,以及台灣與東南亞國家合作的可能方式。

  • 長風海外營 長風美國團

    長風美國團是以大學三年級以上之在學學生,年滿20歲至25歲之年輕人為甄選對象,與美國矽谷培訓當地青年政治領袖之Vision New America基金會合作,邀請美西地區之重要龍頭企業及學界菁英演講;安排參訪重要企業、大學及城市建設;同時透過分組討論方式,增進與美國青年代表間的互動交流。

  • 長風海外營 長風日本團

    長風日本團是以30歲左右的年輕人為甄選對象,營隊目的在增進台灣青年對日本的認識與接觸。本團參訪東京都政府、東京都議會、慶應大學、復興廳、國際社會福利協會以及日本文創產業,並與日本青年領袖座談,以深入瞭解日本的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文化等各個層面。

  • 長風海外營 長風港澳團

    長風港澳團是以30歲左右的年輕人為甄選對象,營隊目的在增進台灣青年對港澳地區的認識與接觸。本團將參訪香港設計中心、西九文化區,拜會香港康文署、運輸及房屋局、觀光旅遊局,並與澳門青年創業團體座談,以深入瞭解港澳地區之社會、經濟以及文化等各個層面。

  • 突破論壇 2017【突破論壇】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影響

    2017年"突破論壇"聚焦於台灣青年的未來,本場次由Cyberlink訊連科技董事長黃肇雄主持,並邀請四位推動台灣AI發展之青年創業家進行分享與對談:趙式隆(BravoAI創辦人)、程世嘉(LiveHouse.in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彥呈(Viscovery研發副總)、趙育萱(Botimize創辦人)。除了分享人工智慧的應用,也將探討技術發展、新科技衍生新產業的發展趨勢,以及人工智慧將會如何改變人類生活的樣態。

  • 長風講座 2017【長風講座】習近平時代的中國

    中國崛起後,習近平究竟如何佈局全球?在這樣的經貿策略下,兩岸關係又將如何發展?

  • 突破論壇 2017【突破論壇】重啟偏鄉活力的新世代

    2017年度"突破論壇"系列活動聚焦於台灣青年的未來,本場次將由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濤主持,並邀請四位推動台灣偏鄉發展、耕耘在地文化之青年工作者進行對談:呂家賢(南投縣信義鄉人和國小教師)、黃鼎堯(土溝農村美術館創辦人)、林峻丞(甘樂文創、小草書屋創辦人)、沈芯菱(台灣6.0希望工程創辦人)。除了分享他們如何投入台灣偏鄉服務與在地發展之經驗,也將探討當前最需要突破的障礙、以及他們對台灣未來的期盼。

  • 長風海外營 2017長風海外營「港澳團」及「日本團」甄選活動

    長風基金會每年擬甄選30歲左右的優秀青年,參加北美、歐洲、東亞及兩岸四地等區域的青年交流活動,以培養具備大格局、有創意、能行動的未來領袖人才。繼暑假舉辦「長風印尼團」及「長風美國團」,今年9及10月將舉辦「長風港澳團」及「長風日本團」。

  • 突破論壇 2017【突破論壇】逆風飛翔

    2017年度"突破論壇"系列活動聚焦於台灣青年的未來,本場次將由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主持,邀請四位不同領域的文化創意工作者進行對談:國際知名舞蹈家許芳宜、APUJAN品牌創意總監詹朴、金鐘獎最佳女配角溫貞菱、台灣吧Taiwan Bar共同創辦人謝政豪,分享他們如何堅持夢想、克服困境,以及他們對台灣未來的期盼。

  • 突破論壇 2017【突破論壇】青年的未來

    這是青年發聲的平台,更是改變行動的起點! 2017年度”突破論壇”系列活動聚焦於台灣青年的未來,本場次將由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主持,邀請四位不同領域的創業青年進行對談:端傳媒評論總監曾柏文、小鎮文創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何培鈞、Vpon威朋大數據廣告公司創辦人吳詣泓、銀享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蔡昕伶,分享他們如何克服困境、如何以實際行動帶動創新與轉型,以及他們對台灣未來的期盼。藉由對談,我們將共同探討當前最需要突破的障礙,並將由長風基金會接續彙整各方資源協助解決。

  • 長風講座 2017【長風講座】從歷史的終結到民主的崩壞

    講座的主題為「從歷史的終結到民主的崩壞」,主要著眼於民粹政治席捲全球,既反映了人們對全球化貧富懸殊的不滿,也意味著憲政民主體制崩壞的開始,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