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需認清國際現實並發揮軟實力
長風基金會今(15)日邀請國際政治理論大師法蘭西斯.福山與中研院朱雲漢院士,針對「中美關係」進行對談。福山認為,分析中美關係必須著眼於雙方的經濟與戰略關係,決不是看現任美國總統川普即興式發言。朱雲漢則認為,中美之間權力的轉移雖不同於以往霸權的轉移,台灣在面對世界與亞洲時,絕不可能跳過中國,台灣應思考發揮軟實力,並增加與中國的接觸來管控與降低風險。
長風文教基金會於4月14、15日邀請國際級政治理論大師、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來台,在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以「從歷史的終結到民主的崩壞」為題,舉辦連續兩天的長風講座。今日第二場講座以座談形式討論「中美爭鋒及其影響」(The Sino-American Competition & Its Impacts),由中研院朱雲漢院士與福山進行對談,探討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對世界的影響,長風文教基金會江宜樺董事長親自擔任主持人,現場吸引超過三百位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界、政界人士及民眾前來親炙大師與院士風采。
江宜樺董事長開場時表示,過去一個星期以來中美關係有許多變化,包括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有關譴責敘利亞化武襲擊的決議案中投下罕見的棄權票,讓外界認為中美之間存在合作空間,進而請教兩位講者究竟中美關係的本質為何。
中美關係的本質為何?
福山認為,中美關係主要的架構在於經濟及策略關係,而不能單看川普總統即興式的發言,「因為他這星期講的跟上星期可以完全不一樣」。福山指出,如果是在經濟方面的關係,中美之間存在較多「競爭與合作」的機會,但如果是在國家發展策略上,則是零和遊戲的局面。
福山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為例,認為歐巴馬總統(Barack Obama)將其當作一個策略倡議而不只是經濟倡議,因為美國並未邀請中國加入。但川普總統在上任第一天就退出了TPP,這也反映出川普並不清楚歐巴馬的戰略想法。而在亞投行的議題上,福山認為中國創立亞投行是要證明其有能力用國際標準來設立國際組織,歐巴馬選擇抵制而非加入亞投行的做法,並不明智。國際事實也證明,包括日本在內的盟邦都沒有追隨美國的做法。
福山進一步談到「一帶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的問題,他認為這是中國的發展模式與美國不同之處。中國的經濟成長是透過大規模基礎投資建設計畫,現在也透過大量輸出基礎建設到中亞國家來擴增其影響力,但美國已經不再這麼做了。福山表示,美國與中國的合作空間有限,原因在於美國透過許多國際組織與聯盟維持其承諾,而非像以前的歐洲列強可以互相交換、切割殖民地。舉例來說,美國和台灣雖然沒有正式聯盟關係,但美國對台灣有承諾,無法隨意拿來和中國交易。
江董事長請教朱雲漢院士,美國是否會接受與中國共治的國際秩序,或是成為其他形式的策略夥伴?朱雲漢院士表示,就地緣政治與策略領域來說,雙方合作關係有限。綜觀歷史,一個超級霸權的權力轉移到另一個霸權過程,和平的轉移與合作都是困難的。
朱雲漢指出,從一次大戰到二次大戰,英美之間的權力轉移過程平和,原因在於這兩個國家都是盎格魯薩克遜(Anglo-Saxon)民族,有文化上的密切關聯性,但之後美國和英國也有很大的發展差別。朱雲漢說,中美之間的政治體系與其他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雙方都不願意過於讓步而顯得示弱,但在這個核武時代,雙方都不會讓問題超出無法控制的範圍。
朱雲漢說,即便中美之間的經濟、社會關係有很多合作空間,但美國人還沒有準備好讓中國跟他們平起平坐、甚至在中國之下,相信沒有任何一個美國總統會讓這件事情發生。朱雲漢也提醒福山,未來10到20年,美國政府必須要了解他們會經歷一個非常艱苦的學習階段,並去適應這樣一個新的現實,因為美國在很多領域地位會逐漸被中國取代。
美國會被中國取代嗎?
至於美國的外交政策未來會如何變化,福山認為,川普雖然在競選時擺出以美國優先的姿態,展露出美國將不繼續承擔全球事務領導角色的姿態,但在上任之後,川普逐漸意識到美國無法從國際秩序中抽身,例如中美之間有許多結構性因素,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轉的,也不容易摧毀這個自由主義的國際秩序。
關於中國未來在國際舞台扮演的角色,福山認為,中國很難扮演美國在二戰之後的國際角色,亦即無法成為一個為國際社會創造公共財的世界強權,原因在於中國長期以來是國際體系的受益者,再加上中國內部存在著政權正當性的問題。福山認為,經濟成長是中共政權目前的正當性來源,萬一未來中國的經濟成長率下降,中國政府若採取操弄民族主義的方式來對抗國際社會,藉以轉移國內民眾的不滿,這將是非常危險的做法。
朱雲漢則認為,中國其實並不想接任美國的世界霸權角色,而是以自己在各個區域建立「區域加一」平台的方式來拓展自己的國際影響力,像是「一帶一路」的經濟建設輸出作為,以及亞投行的國際銀行機制,在許多領域都有相對於美國的平衡政策。朱雲漢指出,有人預測2050年時,原本的七大工業國在經濟上的角色將被新興國家如印度、巴西、印尼等取代,未來哪個國家較能促進新興國家經濟體之間的共識,進而推動全球治理的行動計畫,將是真正的競爭關鍵。
中美關係對台灣影響
最後談到關於中美關係對東亞、特別是台灣的影響。福山認為,東南亞有先天的國防誘因去阻礙中國擴張,但中國善於藉由多個雙邊會談達成目的,不讓整個東南亞有機會共同對抗中國。台灣由於地緣政治的因素,很難逃脫中國的勢力掌控。福山說,「一帶一路」顯示中國想要重回世界貿易核心的企圖,他不希望中國失敗,但就客觀層面而言,中國將受到很多挑戰,這些挑戰包括中國模式難以在其他國家複製,再加上俄國考慮到中亞的地緣政治利益,並不樂見中國在這個地區的擴張。
對於福山的看法,朱雲漢即笑稱自己的答案可能會「政治不正確」。朱雲漢提出三點看法:一、對於東亞國家而言,中國是一個經濟成長的火車頭,美國則是扮演終極安全的保證者,所以這些國家在經濟上依賴中國,但在安全上卻是仰賴美國;二、東南亞國家多認為中國未來有潛力超越美國;三、基於地緣政治因素考量,東南亞國家的長期發展跟中國息息相關,因此大部分東亞國家不太可能把中國當成敵人。
朱雲漢進一步表示,這三點同時也是台灣面對中國時需要思考的問題,「即便是要面對世界與亞洲,台灣不可能跳過中國」,朱雲漢認為台灣特別關心如何保持實質獨立與長期經濟發展,並在與中國接觸的過程中控管風險。但如果台灣與中國各自的民族主義激化,兩岸都不會有好結果,應該要有更多的接觸來降低敵意。朱雲漢舉例表示,台灣過去有很多很好的軟實力,包括台灣的治理方式、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模式以及非政府組織的發展,比如彰化基督教醫院是其他醫院高級幹部的育成中心,連中國都每年派人到該醫院受訓學習如何建立一個友善、管理現代化的醫療體系,這是台灣軟實力很好的例子。
法蘭西斯·福山先生係史丹佛大學資深研究員,師承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大師杭亭頓(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以《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一書奠定學術地位。他同時也是史丹佛大學「民主、發展與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並是《政治秩序的起源》及《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等書的作者,他在2015年獲頒有「政治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約翰.斯凱特政治學獎(Johan Skytte Prize of Political Science)。
朱雲漢先生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時也是中研院政治所特聘研究員以及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民主化與東亞政治經濟,並在2016年榮獲「世界科學院」(The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 TWAS)社會及經濟學門院士,是臺灣相當具有國際聲望的政治學者。
今日前來聆聽福山與朱雲漢對談的各界人士及民眾超過300人,包括前總統馬英九、前政務委員蔡玉玲、前陸委會主委夏立言以及前交通部長葉匡時等人,其中年輕朋友更是佔大多數。長風基金會相信透過這樣的國際論壇,將能為台灣社會找到更多的理性思辨空間與國際視野,找到面對未來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