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茫茫嗎?他們告訴你青年的未來是什麼!

新聞焦點:
新網路時代的創業家精神-Vpon威朋大數據執行長吳詣泓
世代責任在於從歷史結構找到最佳解答-端傳媒評論總監曾柏文
很多事並非有機會才努力,而是努力到有機會為止-何培鈞
高齡社會來臨,年輕人的角色和機會-蔡昕伶

 

長風文教基金會首場青年論壇

江宜樺邀六、七年級青年朋友共談突破未來

由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成立的長風文教基金會在2月19日舉辦第一場青年論壇,邀請六、七年級的青年朋友分享自身的經驗,並展望台灣的未來。董事長江宜樺在致詞時表示,長風基金會是匯聚台灣正向力量的平台,首場公開活動以青年發展為主軸,對長風來說更是意義重大。江宜樺強調,長風基金會要幫助台灣青年連結國際,「在我們還有辦法做事的時候,用各種資源來幫助我們台灣的年輕人克服困難、打開全球視野」。

長風文教基金會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行舉辦「突破論壇─青年的未來」座談會,邀請四位六、七年級的青年朋友以「創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暢談自己在不同產業的發展經驗,展望台灣的未來,吸引近兩百位來自全台各地的年輕朋友參與。

新網路時代的創業家精神-吳詣泓 Vpon威朋創辦人暨執行長

一家跨足台北、香港、上海、東京的網路公司,一場跨越行動網路數位時代的競爭,新網路時代的創業家面臨甚麼樣的挑戰?新創公司的創業歷程與其他產業的創業歷程有甚麼不一樣?威朋自2008年成立至今走過九個年頭,其營運範疇涵蓋整個亞洲,每個月接觸9億廣告用戶,每月廣告請求量約120~150億次,在這裡有許多工程師與數據分析家,他們必須用最短的時間決定用戶對什麼內容感到興趣,這就是威朋這家新創公司正在做的事。

從失敗中汲取養分

威朋創辦人吳詣泓表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標籤,而他感到最自豪的核心標籤就是「失敗」。在過去九年的創業時間裡,每天面臨最大的工作就是挫折與失敗。從沒有資金,到跟家人朋友借錢創業,從沒有營收到賣房子還債,所有最糟糕的處境都遭遇過。在他這個年紀裡,讓吳詣泓感到最幸運的事,就是自己的失敗經驗比別人多了許多。如果有人問成功有甚麼秘訣?吳詣泓說,沒有享受過成功的滋味。「從失敗中汲取養分」,是他的創業哲學。

在創業的前3年裡,吳詣泓面臨許多挑戰!最初威朋在手機平台上設計許多有趣創新的軟體,卻連一個用戶也沒有。這3年的創業過程對吳詣泓來說,像是在黑暗的隧道中行走,一直無法看到亮光和未來,沒有用戶!沒有流量!沒有營收!除了耗盡所有的資金以外,吳詣泓到處舉債,甚至賣房子來填補資金缺口。然而,2011年這家新成立的年輕公司開始有了轉機,威朋轉型做廣告,公司也開始高速成長,1年內增加數百萬用戶,也獲得幾百萬資金的挹注;但也因為成長過快,而在中國面臨到莫大的挫敗,當時裁撤近2/3的員工。2014年吳詣泓從頭來過,因前車之鑑開始在亞洲穩扎穩打,一步一步穩健地走到現在。

新世代創業核心的啟動點在於「格局」

那麼新世代的創業核心啟動點是甚麼呢?吳詣泓認為是「格局」。在台灣新創青年面臨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場太小,市場不夠大就沒有辦法取得充足的資金,沒有豐沛的資金,就吸引不了優秀的人才,如此一來台灣將陷入一個負向循環。所以從威朋成立的第一天開始,吳詣泓就不斷思考如何往海外走,如何把市場放大,有資金才有辦法吸引頂尖的人才,唯有頂尖的人才,形成頂尖的團隊,才有辦法進行區域級性的,甚至全球性的征戰。

從現在的歷史結構中找到最佳解,這是我們這個世代的責任
 

時任《端傳媒》評論總監的曾柏文,外人看來相當驚艷的人生轉折,對他來說只是人生自然路徑上一幕幕變換的風景。從化學專才到研讀心理學,最後出國攻讀社會學博士,如今經營跨境網路媒體並提供深度的公共評論與觀察書寫,他在這個高速變動的媒體時代中見證變化,卻也堅守某些雋永的終極關懷。除了在高度異質性的讀者期待中找到平衡;曾柏文也致力挖掘與培育新世代的年輕書寫者,期待在各式的分歧當中成為一位「Bridgemaker (搭橋者)」。

該在實驗室待一輩子,還是走入人群?

曾柏文坦言,當年雖然得到奧林匹克競賽的金牌而保送台大化學系,但不確定是不是要一輩子待在實驗室,也思考做一個化學家到底對社會可以做什麼?曾柏文認為,他強烈感覺到這個時代的文明發展,不只是科技的進化,而是「人」的問題。所以他先轉去念心理系,又進一步開始發現個人問題來自於社會層面與外在環境,所以再度「轉行」改念社會學,到英國攻讀博士學位。「政治學太硬,人類學太軟,社會學剛好可以跟他們對話」曾柏文笑著說。

曾柏文說,這是他自己的生命歷程,不敢用「應然」這個態度要求在學術體制內的人用和他一樣的方式回應社會問題。他覺得自己身上好像有一個十字架,要跟當時可能留在化學系的自己去競爭,這是每個人生命內在的優先性。這是每個人的生命史。但他也坦承,現在台灣社會的思考太多被過去教育體系封閉,所以他逼著自己在大學開始要找一些方向。

雖然一路上有失敗有成功,但曾柏文回憶自己的台大心理系老師曾經問過他的一個問題:「什麼是你的終極關懷?」當時的曾柏文雖然還不懂,但他開始踏上了這條尋找終極關懷的旅途。曾柏文在走過這些風景之後,慢慢覺得:「去釐清知識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並嘗試在這裡做一些Intervention (介入),是我想做的,是這個方向感在決定我的生涯轉折。」

媒體時代的地景興衰&知識結構的重組

傳統與新媒體的差別,在於傳統媒體整個生產與擴散的權利掌握在知識菁英手中,但如今由於社群媒體的出現,很多傳統知識權威開始被鬆動,比如律師、醫生或科學家說的話,網路的鄉民反而可以拿出專業資料打臉,變成「高手在民間」。這是一種「言論權力的民主化」,也有人認為我們在見證一種「言論場域的民粹化」。如果大家不信任傳統知識權威,那信任什麼?變成一種信任崩盤。

在「言論內戰」中努力成為一個「搭橋者」

曾柏文也對社群媒體的發展提出擔憂,「我們最缺乏的資源叫做注意力」曾柏文說,特別是近年來社群媒體上充滿「去脈絡、片段化、碎片化」的資訊,在社群媒體演算法的導引之下產生了「同溫層」的情況,大家愈來愈趨向看到與自己相同的想法,使社會上產生了依據立場劃分的部落,近一步導致了極端主義。

曾柏文進一步以「言論內戰」闡述他近年來對於媒體生態的觀察,許多言論的產生已經不再是為了溝通,而是為了修理與我方立場不同的對象,進而產生不同立場的溝通斷裂與敵意蔓延,與立場固化,最後造成共同體的脆化,也就是社會的分散與分裂,危及了共同體存在與民主發展的基礎。曾柏文最後也以「努力成為搭橋者的一個實踐」,提醒年輕人在面對不同的立場,應積極主動平衡閱讀與對話,去重建脈絡,補足自己的世界觀缺口。

「很多事並非有機會才努力,而是努力到有機會為止」-何培鈞

不到四十歲的小鎮文創負責人何培鈞,以「天空的院子」民宿廣為社會所知,他在大學時就開始思考人生方向,看見台灣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忽略了文化價值,決心要復育台灣的文化。因此在退伍後毅然跑遍十六家銀行貸款1,500萬翻修隱藏於家鄉深山的廢墟,改建為具有在地特色的民宿,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創意與美景。他更在南投竹山打造融入居民生活的在地文創平台,帶動創新轉型,為沒落小鎮找到翻轉力量。

堅持創業的精神動力,來自要改變台灣教育文化與價值觀的初衷

比國父十次革命還艱苦的創業歷程

何培鈞一退伍後就創業,沒有工作過一天。但他在創業前是一個系統性的思考,精算過每個月的成本以及萬一失敗的退路。

第一個月開張時營業額只有八千多塊,但每個月要還六萬多。何培鈞在深山裡熬了三年當民宿管家,處理包括床單清理、水漬還要跑客戶等等各種勞務,依然堅持以新舊融合的方式讓民宿走出特色,不只是讓人家來吃飯住宿而已就走了,終於等到國際音樂大師馬修·連恩(Matthew Carl Lien)的團隊來住宿與錄製專輯,讓這個深山的民宿被台灣社會與世界發現。

扎根在地、連結全球,讓小鎮以文化特色找到新生

在創業的過程中,何培鈞除了努力引入政府與外界資源改造小鎮風貌,也反思與在地居民的關係。他觀察到,當觀光客逐漸增加,小鎮產值逐漸提高,政府的交通建設資源也持續進來,但竹山小鎮的人口卻從八萬減少到五萬。

「我發現除了少子化,所有老街觀光區很多賣的不是跟當地有關係的,政府看到產值很高的產業開始給補助,但居民跟這些產業卻很少連結。」何培鈞說:「不是為創業而創業,而是透過創業把生活變成一個我想要的狀態。」

於是,何培鈞與團隊逐步調整商業模式,讓居民開始認同「文化不只是政府的事,也是我們自己的義務與責任」。但由於團隊只有二十個人,遇到瓶頸是腦袋不夠用。於是,何培鈞提出了「借力使力」的概念,以專長換宿的方式讓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位背包客共同腦力激盪與付出行動,參與改造竹山小鎮,成為外界資源與在地發展的中介者。用這樣在地凝聚、民間共構來連結在地價值,突破以往社區營造的模型,發現不一樣的臺灣經驗。

「現在一年有幾百個人幫我們一起想這個小鎮要怎麼發展。」

找到台灣青年的「熱情」

何培鈞認為,還是要對台灣的發展價值有信心。在社會企業的思維與商業手段外,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是那份「熱情」。

「找到台灣社會青年的熱情,讓他們去運作」,何培鈞眼睛發亮地指出表示,最近已經有十多個竹山年輕人返鄉創業,包括用竹子做的的藍芽喇叭、竹子牙刷、竹編裝置藝術等等。「雖然這個小鎮在沒落,但大家如果到竹山,看到這些年輕人在做的事情,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何培鈞說,當前的台灣社會「很多事並非有機會才努力,而是努力到有機會為止」,他也期待年輕人用這樣的思維來勇敢追夢。

高齡社會來臨,年輕人的角色和機會-蔡昕伶

人口快速老化是未來40年影響社會最重要的變革力量之一。目前全世界有將近70億的人口,35年後,65歲以上的人口大約占總人口的16%,在台灣則因為少子化的因素使老年人口在2050年將增長到40%。

銀享全球的創辦人蔡昕伶在這樣的人口結構劇烈變動的時代中,看到高齡社會裡的無限商機。

從感動出發,跨足銀髮產業

在進入銀髮產業前,蔡昕伶從事藥學與公共衛生相關產業近十年,2008年時,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蔡昕伶看到了「不老騎士」的影片,這部影片深深打動了她,也在她的內心埋下一顆種子,使蔡昕伶決定從醫療公衛領域跨足到銀髮產業,銀享全球遂因此孕育而生。對蔡昕伶來說,銀髮產業不只是在討論高齡社會的需求,它更是一個面對生命的產業。

根據統計,2017年失智照護成本約莫20100億美元,2030年失智照顧成本將高達2兆美金。那麼千禧世代的年輕人是如何定義「老」這件事?年輕人認知中的「老」是幾歲呢?老年人是怎麼走路的?老年人會怎麼樣使用手機?他們會做伏立挺身嗎?可以做彈跳運動嗎?

這些老年人雖然年紀大了,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也還有很多事想做。蔡昕伶認為,這就是高齡社會裡的契機與商機。

看見需要的眼睛、回應需要的行動

年輕人如何去捕捉高齡社會裡的機會呢?

蔡昕伶認為,如何定義或理解「老」這件事,如何用正向眼光看「老」的概念,才有機會去捕捉到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例如台灣女孩彥慈從他與失智外婆的互動過程中,看到外婆的需要進而設計一套餐具來協助外婆用餐。現在這套餐具不但幫助了彥慈的外婆,也協助其他心智損傷的長者自主用餐。

從台灣女孩彥慈的故事中,蔡昕伶指出,在面對高齡社會的衝擊時,回應這個衝擊最好方式就是「看見需要的眼睛」以及「回應需要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