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對國民黨立委所發動的大罷免即將於7月26日投票,這場罷免不僅創下民主國家史無前例的「執政黨」對「反對黨」發動「全體罷免」之奇特現象,而且更重要的是罷免及補選結果將如何影響台灣未來的政局?如果民進黨成功翻轉國會,從少數執政變成多數執政,賴政府會不會更加專制?相反的,如果藍白合成功保住國會多數,則未來幾年又是否能夠有效制衡行政部門,不讓賴政府爲所欲爲?
…更多長風基金會主辦《AI中美爭霸,台灣突圍》論壇,集結來自我國行政、立法部門與產業界的重量級專家,針對AI技術競賽與地緣政治的雙重角力下,探討台灣應如何定位與突圍,並展開深入討論。
…更多成立於 1968 年的星展,不僅是東南亞最大的銀行,也是新加坡交易所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股東權益報酬率高達18%。同時連年被評選為全球最佳銀行、全球最佳數位銀行,以及亞洲最安全的銀行。
…更多隨著國際局勢劇烈變遷與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將於11月5日揭曉,為探討這場關乎全球政經局勢的重要選舉與可能帶來的影響,長風基金會、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與東南亞影響力聯盟三方於日前聯合舉辦「2024地緣政治高峰論壇—美國總統選後,全球政經局勢」。此次論壇邀請到重量級貴賓前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主席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及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主任委員雷倩,共同討論現今劇烈變遷的地緣政治環境與國際局勢,以及身處風暴中心的台灣該如何面對挑戰。
…更多自美中貿易戰及科技戰開打以來,各國為了配合美國的政策,並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紛紛尋求中國以外的另一個生產基地,以分散風險,形成「中國+1」的經貿策略。 台灣曾經是「中國+1」的受惠者,但隨著兩岸局勢緊張、全球供應鏈調整,跨國企業又開始尋找台灣之外的避險基地,衍然形成「台灣+1」的現象。
…更多前行政院院長、長風基金會董事長江宜樺在開場致詞時指出,「中國+1」的概念並不陌生,跨國企業在美中貿易戰之後,紛紛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尋找新生產基地或供應據點,此現象已維持好幾年,但近期業界卻感受到新現象,也就是「台灣+1」的出現,很多產業或公司,希望企業在台灣以外的地方,尋求生產基地或供應商。「台灣+1」可能導致原本要到台灣設廠的外資,轉移到其他地區投資,或使台灣就業發展機會萎縮,因此「台灣+1」對於台灣產業及經貿變動的影響應該獲得重視。
…更多隨著中國大陸的崛起,美國從川普總統開始發動美中貿易戰,並企圖透過全面圍堵遏制的戰略,包括經貿、科技、軍事、外交等方式,試圖減緩中國大陸崛起之勢。 為進一步解析美中競爭發展以及其對兩岸關係將產生何種衝擊,長風基金會日前舉辦長風講座「美國對中國的大戰略」,由基金會董事長江宜擔任主持人,並邀請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學院全球安全研究專案執行主任Edward (“Ted”) Wittenstein、資深外交官阮大為(David Rank)以及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共同座談。
…更多前新加坡外交部長楊榮文日前應邀來台灣發表專題演講,深入剖析台灣未來可能的兩大選項,包括「維持現狀,未來宣布獨立」以及「維持現狀、即早談判」等情境下的可能情況。同時楊榮文也提出「Chinese Commonwealth」(中華聯邦或邦聯)的選項讓台灣民眾參考。
…更多民進黨政府強推「2030雙語政策」,要求各級學校快速朝向「以英語作爲所有學科的教學語言」的目標推進,從體育、音樂到社會、自然、數學將無一倖免,引發學者專家質疑。長風基金會表示,此一政策不只已造成教學現場哀鴻遍野,更將嚴重傷及本國語言及真正的競爭力。這將是國安級的災難,因為競爭力不只是「英語能力」,應該是思考能力、知識基礎及創造力,而這些條件只有透過純熟的本國語言才能獲得。
…更多少子化衝擊下,大學退場浪潮與學費補助等議題,一直是各界關心的重要問題。大學究竟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能不能對社會發揮更大貢獻?長風基金會日前舉辦「長風講座」,邀請香港城市大學名譽退休校長郭位教授以「大學的第三個任務:創新與知識轉移」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並與台下觀眾進行精彩的對話與互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