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改變一個經濟:尹仲容與臺灣經濟轉型
很多人以為臺灣原本就是市場經濟,其實國民黨原有的思維是民生主義之「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臺灣在1949年仍是典型的計劃經濟體系。尹仲容先生於1949年5月接任「台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生管會) 副主任委員,改革公營企業,進行缩编、增加效率、擴大生產;同時使用统制經濟的手段扶植策略產業。 尹仲容先生於1954年擔任經濟部長,主張放寬政府管制、發展民營企業、推動外匯貿易改革。從此,成了國民政府「民營化、自由化」的代言人,大力呼籲各項經濟改革,力促臺灣經濟迅速與世界市場接軌。
在改革的過程當中,尹仲容先生有過數次財經大辯論的挑戰,也面臨國民黨內部包括既得利益者、保守派、三民主義派的反擊,大辯論帶來經濟思維的反思,國民黨領導開始換腦袋,想辦法為「節制私人資本」解套,認為「節制」不是「限制」,而是「調節、管制」。尹仲容先生在出任經濟部長後,全力執行私有化,以管制經濟的手段推動國營企業臺泥、臺紙、農林、工礦民營化,也利用美援拓展對日貿易,中小企業應運而生,促成民間經濟蓬勃發展。
這一連串的改革與轉型,為臺灣帶來長達三十年經濟的快速發展,並順利帶動社會及政治的改革。郭岱君教授帶領大家認識尹仲容先生和經濟改革團隊,也讓世人瞭解臺灣如何突破經濟困境,從變革中找到最適合發展策略的關鍵。
活動花絮
活動地點
臺大社會科學院3樓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與會來賓
郭岱君,現任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導師,曾任史丹佛大學東亞研究所講座教授、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客座教授、中華民國總統府新聞秘書、英文傳譯、第一局副局長,以及行政院新聞局駐波士頓辦公室主任。
郭岱君自2004年起,推動胡佛研究院「近代中國檔案及特藏史料蒐藏及研究計畫」,保存及研究國民黨檔案、蔣介石及蔣經國日記、宋子文檔案、孔祥熙檔案,及許多中外重要領導人物的私人檔案。這批新檔案的開放,不但促使中西方重新認識二十世紀中國重大的歷史事件及領導人物,並進一步重估、改寫過去大家所熟知的歷史,也帶動了新一波的近代中國研究。
2. 報名請確實填寫 e-mail 信箱,為維護活動品質,主辦單位擁有【報名資格之審核權利】
3. 主辦單位保留活動議程/講師之更動權利,若有變更將於活動網頁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