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透過總結歷史奠定自己的地位 習近平會是21世紀的毛澤東嗎?

中研院院士陳永發參加長風基金會演講時表示,1941至1945年是毛澤東推動自己成為馬列聖王的關鍵時期,不但讓自己具有政治上的權威力量,也成為中國共產黨思想上的導師。外界也好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是否學習毛澤東,陳永發則認為,儘管習近平的父親當年也曾待過延安,但習與毛差得太遠,毛較有瞻性,習則是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例如一帶一路。

…更多

公衛專家強調國人具有疫苗選擇權 但不建議民眾混打國產疫苗及國際疫苗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日前應長風基金會邀請發表線上演講時表示,台灣現階段仍應以國際疫苗為主力,國產疫苗則屬於中長期發展,這也是科學家間的想法,且應把握國內疫情爆發的黃金時段在國內完成三期試驗,但他並不建議民眾在國產疫苗完成三期試驗前混打國產疫苗及國際疫苗。陳秀熙強調,在民主國家中,民眾具有「疫苗選擇權」,也是說民眾可以自我選擇要施打國際疫苗或國產疫苗,就像是流感疫苗一様可以選擇。

…更多

台灣目前疫苗困境為何? 又該如何及早佈局下一階段疫苗?

曾經是全球防疫模範生的台灣,自今(2021)年5月中下旬爆發新冠肺炎群聚感染以來,疫情如滾雪球般擴大,對於民眾殷殷期盼的疫苗解方,曾任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長蘇益仁指出,台灣面臨三大疫苗困境,未來半年的挑戰在於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如何排程、國際疫苗與國內疫苗的施打爭議。蘇益仁呼籲,政府應發揮PPP精神合力拿下國際認證疫苗,並及早佈局明年初的第三劑疫苗。

…更多

數位發展是數位集權政府的開端嗎?

數位身分證(eID)全面換發政策在今年1月喊卡,民間團體與民意代表不約而同質疑其資安疑慮、專法不完備等問題。長風基金會日前舉辦「突破論壇」,探討「如何防範政府濫用數位工具:從數位身分證談起」。董事長江宜樺表示,科技進步,數位化趨勢不可避免,但如何在科技發展與人權保護之間,避免政府利用數位工具侵害人民的權益,將是數位政府時代的最大課題。

…更多

全球數據創新趨勢

長風基金會日前舉辦全球資料創新趨勢的演講,也是今年度長風第一場公開活動。長風基金會系列講座主要針對國內外議題進行討論,希望促成國內對公共議題的重視,提升公民素養。此次的主持人為臺灣金融科技協會的蔡玉玲理事長。講者為前Version Media 國際業務董事總經理鄒開蓮女士。科技發展和資料創新是密不可分的,科技企業在產品推廣下用了非常多的個人資料。除了消費者在此議題下,產生很多的紛爭,政府也通過使用資料而有新的稅收。未來科技發展的趨勢,政府和民生都要因應時代的改變,而有所調整。故此次演講針對“資料”和消費者“隱私權”等新興觀念來展開討論。

…更多

走自己的路 台灣可以成為美中日溝通的橋樑

郭岱君提到,中日抗戰時,中國還是農業社會,日本已是現代化的工業國,且中國當時軍閥割據並不統一,兩國實力相差懸殊。中國在最後能取得勝利,她點出關鍵在於,中國「拖延」政策正確、全國軍民的堅持與戰而不降,以及蔣介石的領導。

…更多

美中可能進行戰略對話、台灣應該如何因應呢?

「美中關係太好,對台灣不好;美中關係太壞,對台灣也不好。不好不壞,時好時壞,對台灣最好。」蘇起強調。對臺灣最壞情況就是美國中樞無主,拖到七十九天或更長時間的僵局。

…更多

蔣經國究竟如何詮釋自己的一生

郭岱君表示,透過日記可以了解蔣經國一路走來愁苦艱辛。一生為糖尿病所苦,長期失眠,晚年更是疾病纏身。日記裡曾說自己就是個苦命人,一生中就是一個「苦」字。晚年也常在日記說自己惶惶不安。「經國先生的一生就是一個『苦』字」,郭岱君說,從早年的蘇聯時期,再加上晚年疾病纏身,常重感冒臥病在床。夫妻間苦日居多,兒女是最愛也是心中的痛,處理起來家事比國事難。

…更多

金融鬆綁是必須邁出的第一步 中小企業資本市場復興運動

近年來,政府陸續推動政策,優化投資環境,鼓勵本土新創事業,打造獨角獸企業,並打造台灣成為亞洲新創資本匯聚中心,孵育出Gogoro、Appier等獨角獸新創公司。但目前新創企業仍然以美國NASDAQ、香港、甚至新加坡為目標申請IPO。縱使政府當前陸續透過提出「增列上櫃電子商務類別」、「多元上市櫃條件」等措施,仍無法吸引本土新創企業留台上市櫃。

…更多

亞洲青年論壇(下)

郭珊珊提到,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的一句話,表明了台達電創立的使命,即「台達電的目標是為更好的明天提供創新、乾淨的節能方案」。她稱,台達電創立以來,一直以為消費者省電、減少碳排放量做為目標,台達電不僅達成2016年UN SDGs目標,更登上遠見雜誌2018社企(CSR)之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