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之間在AI領域上的密切合作造就現今大部分的媒體、智庫對中國在關鍵技術上的數據做出過高的解讀與估計,一旦曼哈頓計畫開始實行,切斷美中之間在資訊上的交流與聯繫,中國的技術就會開始落後。
…更多
在美中科技戰,雙方競爭激烈的人工智慧領域中,由於美方無論在人工智慧的基礎研究,還是應用研究上,都大量的和中國科學家或中國國內的研究機構合作,使得中國自然在人工智慧領域方面有很強的表現。 因此未來一旦中國全面和民主陣營脫鉤,他預期中國的科技發展將會受到嚴重衝擊,可能就只會剩下10年的發展時間。
…更多
許成鋼說,當然會有「基因突變」。比如說「改革開放」,大規模私有企業與公民社會的初步發展,很多民間律師力量發展起來,它已有了制度基因的變化,但共產黨想把制度基因搞掉,因為擔心和平演變或顏色革命,這取決於「社會中不同力量之間的博弈」。
…更多
面對「川普 2.0」,中美較量升級, 台灣該如何趨吉避凶,史丹福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許成鋼,23日給民進黨和國民黨建議,是必須要認清共產黨就是共產黨,共產極權制度,有些內容是無法妥協,必須要分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
…更多
中國科學和技術的快速發展,其中最大的原因,離不開它和民主陣營的融合,因此未來一旦中國和民主陣營全面脫鉤,從人才到技術,中國的科技發展將會受到嚴重衝擊,他預估中國就只剩下10年的發展時間。
…更多
針對星展銀行做數位轉型的目的,林鑫川說明,首先是要快速、大量、低成本的拓展客源,其次是低成本、即時提供客人金融服務,第三為突破連結性,加強銀行與客戶的黏著度。此外,他們發現銀行並非唯一要數位化的產業,為幫助其他公司轉型,星展公司推出了RAPID服務平台,解決企業與銀行來往的繁瑣過程,讓公司連結網路銀行更有效率。
…更多劉家榆認為,專案輔導就是「看不到的未來」,當被教育部宣判專輔時,校內一切運作停擺,包括不可招收境外專班與境外生、不可開設願句課程、不得辦理推廣教育,使明道大學斷送部分經費來源,加上教育部未訂定明文辦法讓企業者、校友捐資,校內董事會也未保留與教職員的商量空間,導致明道大學在「粗暴」的過程中退場了。
…更多江宜樺致詞時提到,近年來受少子化影響,加上兩岸關係緊縮,中生減少來台就讀等因素,使許多學校的生源急劇減少、倒閉,但各界大多只注意大專院校及私立科大倒閉的消息,忽略了高中與中小學整併或消失的現象。雖然專家學者早在多年前就開始呼籲,應慎重面對少子化「海嘯般」的衝擊,目前為止卻仍令人憂心。
…更多
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批評,蔡英文執政後台灣100%靠向美國,切斷所有對中溝通管道,導致加速中國統一台灣的意志。他認為,美國對台誤解是誤以為台灣人有作戰的意願,但事實上就是沒有,台灣不像烏克蘭,也不想為自身安全付費,只是在假裝準備面對戰爭罷了。
…更多
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強調,近年來台灣因兩岸政策失衡而陷入大國競爭的困境,他認為,台灣未來可能成為美中衝突的導火索,並且現行政策導致台灣失去了掌握自身命運的機會。蘇起也認為若美中無法達成某種妥協,中國大陸很有可能最終選擇對台灣進行武統。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