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究竟如何詮釋自己的一生

長風基金會日前邀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教授,主講《從蔣經國日記看他的家事與國事》。內容講述自1937年至1979年的蔣經國日記。以歷史角度看個人日常,從故事發展的整體脈絡,來反思中華民國歷經的風雨滄桑。藉此鑒察過往,也思考國家未來該如何發展會更好。本場演講出席貴賓包括前總統馬英九、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台大校長管中閔,以及多位前行政院內閣閣員。

史丹佛大學中國現代史學者郭岱君,是促成蔣介石、蔣經國日記開放的重要推手。

她表示,透過日記可以了解蔣經國一路走來愁苦艱辛。一生為糖尿病所苦,長期失眠,晚年更是疾病纏身。日記裡曾說自己就是個苦命人,一生中就是一個「苦」字。晚年也常在日記說自己惶惶不安。「經國先生的一生就是一個『苦』字」,郭岱君說,從早年的蘇聯時期,再加上晚年疾病纏身,常重感冒臥病在床。夫妻間苦日居多,兒女是最愛也是心中的痛,處理起來家事比國事難。

 

郭岱君指出,兩蔣日記有很大的不同,蔣中正日記談的都是國事,蔣經國日記講的都是家事。蔣中正遇到難以處理的事情,常常以「天將降大任斯人也」自我惕厲;蔣經國則為人多愁善感,喜歡與老百姓接觸。


蔣經國日記主要分為四階段。包括:早期15歲留學蘇聯的青年生活。第二階段是贛南及內戰時期。重要經歷有建設“新贛南”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部,任幹事長一職。數次隨宋子文赴蘇聯談判,簽署莫斯科中蘇條約。二二八事件後,與白崇禧著手調查等。第三階段自1950至1971,在政治上迅速崛起,擔任政務委員,國防部長等職。第四階段是1972擔任行政院長提出十大建設,直至過世,是全面掌政時期。

郭岱君說,經國先生所處的年代是台灣最辛苦的年代。台灣在50年代發展順利,真正困難的是退出聯合國,以及中美建交以後的時期。整個70年代十分的動盪,從江南事件、中壢事件到美麗島事件,國民黨在公職選舉遭逢挫敗,群眾發起抗議。到高雄美麗島事件,從此台灣政治步入新階段。

郭岱君指出,蔣經國日記上並沒有記載中壢事件,發生事情十天之後聯合報才刊登,故判斷經國先生當時只知道選舉輸了。

 

她說,根據日記所載,蔣經國在選舉前就感覺到不對勁、風雨欲來,在日記裡寫道,國民黨的作風落伍、基層腐爛、幹部腐化等,為了要做改革,數夜不能安眠。


日記中還寫到,會虛心檢討此次地方選舉的失敗,而失敗因素不多,就是黨內部腐化,自滿自大不知改革,腐敗落伍不知進步,平時不做群眾工作,有事就臨時抱佛腳。官僚過度應酬,沒有注意民眾需求。

 

郭岱君表示,自1977年11月中壢事件爆發一直到1978年,反動派來勢洶洶,黨國面臨大難,又有美國拆台中美建交。在這樣的時間點,蔣經國總統明知事情困難,但仍有所行動。他督促機構快速施行改革,發展經濟自由化,讓台灣GDP持續以兩位數成長。開放民主,提倡廉政,改善兩岸關係,讓台灣在當時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郭岱君說,日記往往非常主觀,史學家必須旁徵博引,才能更全面客觀的陳述事實。蔣經國重視人才,後來人不能以2020標準談50,60,70年代的事情,質疑前人所做的決定。台灣開放民主,從蔣介石抵台的50年代,還沒站穩便在台灣實施人民直選,是非常了不得。

有民眾提問李登輝總統是否勝任為當時首長?郭教授提到李總統當時年富力強,省主席資歷強,海外康奈爾留學經驗等,都使得李為當時的合適人選。

 

兩蔣日記收藏在胡佛近代中國特藏檔案中。2005年起,為提供方便補助學者到美研究,每年舉行工作坊與各類學校合作,才慢慢使這類歷史檔案活起來。未來個別學者研究是不夠的,如何讓國民找回國家內涵,拉回國族架構體制下的中華民國政治認同,是我們應該共同去挖掘的記憶。

 

郭岱君認為,了解歷史不是為了過去,而是為了當下、為了未來。日記是主觀的,撰主一己之見,研究者只能參考,不能盡信。她表示,看蔣經國日記,不僅在於了解蔣經國對國事與家事的看法,也不是為了批評或讚揚蔣經國,更不是去探詢政壇八卦。而是希望透過其日記,深入了解中華民國自抗戰以來的 青年工作、政工制度、情治機制、軍事財經政策的制定、對外關係以及兩岸問題等。特別是1972年之後台灣的政經軍外交社會的發展 以及 國民黨和政府推動的的改革。

她表示,看了蔣經國的日記,可以讓國人思考台灣現在發生什麼問題,中華民國發生什麼事情,為何今天有那麼多事讓人覺得不滿。藉由日記來深思與反省,如何讓國家更好,這才是看蔣經國日記的真正意義。